-
近期,为贯彻落实《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措施后,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推动政策落地,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多渠道传导政策,组织大规模培训等系列措施,促进政策资源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实地调研,推落实。组成由主管副局长带队,沈阳、大连、营口三地人民银行及外汇局相关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深入三个片区开展“拉练式”调研。考察自贸区行政服务大厅,与政府部门、企业和银行等方面座谈,了解银政企各方反响,听取自贸区建设及金融政策需求情况,宣传解答政策措施,商讨创新金融服务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 二、政策传导,重实效。《关于金融支持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出台后,主动向有关媒体提供宣传口径,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金融时报》、新华网、新华社、央视网、《亚太日报》、东北新闻网等重要媒体都给予了报道和转载。为进一步增强政策宣传实效,辽宁省分局会同总局《中国外汇》杂志社,特邀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天津自贸区银行等相关机构领导及专家举办“自贸区政策解读培训班”。 三、他山之石,展思路。在立足本地的同时,注意充分学习借鉴与复制天津自贸区通过融资租赁公司售后回租外币支付帮助企业降低节财务成本、上海自贸区科创企业利用境外融资政策稳步成长以及福建自贸区企业境内外维修业务、深圳前海自贸区金融机构跨境不良资产转让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探索成果,深入解决辽宁自贸区内实体经济的困难。 2017-10-10/liaoning/2017/1010/570.html
-
为实现党史学习与业务实践的有效融合,提升辽宁辖区贸易便利化水平,4月8日至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经常项目处一行来锦州开展贸易便利化试点验收并对锦州B类保税区建设情况开展调研。 经常项目处一行先后赴试点企业锦州万友机械部件有限公司、试点银行中国银行锦州分行和试点网点中国银行锦州港支行开展现场验收,听取了企业和银行的现场汇报,就试点银行、企业业务系统联通、人员配备、内控制度建设、业务办理留痕和追溯及业务风险控制情况进行了问询,现场测试了银企业务办理的各个细节。验收组提出要树立便利化和防风险均衡理念,做好便利化试点和电子单证审核推广,通过分享推广成功经验,引导企业树立财务中性与合规经营的理念,引导银行处理好业务合规与便利涉外主体的关系,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和个人,助力营造辖区良好的营商环境。 验收结束后经常项目处一行赴锦州港开展B类保税区专题调研,通过听取锦州B类保税区建设情况汇报和锦州港十四五规划沙盘演示进行最新外汇政策宣介;通过锦州港党史馆参观,见证党领导下的港口经济快速发展的辉煌业绩。通过党建与业务工作交流,增强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的信心,为下一步“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开展“党建+便利化服务”新模式积累了经验。 2021-04-29/liaoning/2021/0429/1234.html
-
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3月末下降180亿美元。请问造成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汇储备规模趋势是怎样的? 答:截至2018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49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180亿美元,降幅为0.57%。 4月,我国跨境资金平稳运行,外汇市场继续呈现供求平衡格局。国际金融市场美元指数上涨超过2%,主要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下跌和资产价格回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开局良好,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并保持基本稳定,汇率预期合理分化,境内外汇市场供求自主平衡。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有条件有能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随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我国跨境资金仍将保持双向流动、总体平衡的格局。与此同时,虽然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仍将保持复苏势头。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2018-05-09/dalian/2018/0518/613.html
-
为贯彻落实总局2015年国际收支工作部署,支持所辖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稳步发展,近日,宋慧中副局长主持召开支持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发展座谈会,围绕所辖特许机构拓展业务需求和创新发展规划,邀请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共同研究支持性意见和措施。 会议首先听取了全省首家试点机构—辽宁世纪货币兑换中心业务办理情况、面临主要问题及拓展业务需求和近五年发展规划的汇报。 宋慧中副局长指出,当前,辽宁省特许机构应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特许业务,活跃个人本外币兑换市场并做好服务。应加强与韩资银行的沟通与交流,满足辽宁省韩元市场兑换需求,提升韩元兑换的特色服务质量。辽宁省分局将加强对特许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及时向特许机构提供外汇形势分析及外汇市场动态等方面相关资料,增强特许机构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外汇市场运行状况的研判能力,为特许业务的发展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 2015-04-24/liaoning/2015/0424/476.html
-
为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以下简称熊猫债)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在境内债券市场融资。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熊猫债资金登记、账户开立、资金汇兑及使用、统计监测等管理规则。二是规范登记及账户开立流程,熊猫债发行前在银行办理登记,允许分期发行中首期登记开户、后续发行后逐次报送发行信息,并可共用一个发债专户。三是完善熊猫债外汇风险管理,境外机构可与境内金融机构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管理汇率风险。四是明确发债募集资金可留存境内,也可汇往境外使用。 《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12-06/dalian/2022/1206/1736.html
-
2023年8月银行结售汇数据(分地区) 2023-09-27/shanxi/2023/0927/1249.html
-
2023年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分地区) 2023-09-27/shanxi/2023/0927/1250.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8月,银行结汇13865亿元人民币,售汇14606亿元人民币。2023年1-8月,银行累计结汇10435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06014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3年8月,银行结汇1933亿美元,售汇2036亿美元。2023年1-8月,银行累计结汇14934亿美元,累计售汇15168亿美元 2023年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0168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3352亿元人民币。2023年1-8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285945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28672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值,2023年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5600亿美元,对外付款6043亿美元。2023年1-8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0889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40981亿美元。 附:名词解释和相关说明 国际收支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 银行结售汇是指银行为客户及其自身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和期权行权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银行结售汇统计时点为人民币与外汇兑换行为发生时。其中,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结售汇差额是结汇与售汇的轧差数。 远期结售汇签约是指银行与客户协商签订远期结汇(售汇)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期外汇收入(支出)发生时,即按照远期结汇(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办理结汇(售汇)。 远期结售汇平仓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无法履行资金交割义务,对原交易反向平盘,了结部分或全部远期头寸的行为。 远期结售汇展期是指客户因真实需求背景发生变更,调整原交易交割时间的行为。 本期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远期结汇和售汇合同在本期末仍未到期的余额;差额是指未到期远期结汇和售汇余额之差。 未到期期权Delta净敞口是指银行对客户办理的期权业务在本期末累计未到期合约所隐含的即期汇率风险敞口。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非银行居民机构和个人(统称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机构和个人之间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跨境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以及非银行部门和非居民之间通过境内银行发生的境内收付款(暂不包括境内居民个人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统计时点为客户在境内银行办理涉外收付款时。其中,银行代客涉外收入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从非居民收入的款项,银行代客对外支出是指非银行部门通过境内银行向非居民支付的款项。 2023-09-27/shanxi/2023/0927/1247.html
-
各外商投资企业、境外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主体: 现将2020年度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送主体 F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0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ODI存量权益登记参加对象为2020年12月31日前办理ODI登记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主体(含金融机构及特殊目的公司境内个人股东)。 二、报送方式 FDI存量权益登记。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应按照《外商投资法》相关规定,统一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报送年报数据(工商年检)。 ODI存量权益登记。各境外投资企业境内直接投资主体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zwfw.safe.gov.cn/asone)上报2020年度境外投资企业存量权益数据。系统登陆方式:机构代码填写9位数的组织机构代码(即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九位至第17位),用户代码为quanyidj,登陆密码为20150101Aa。 特殊目的公司境内个人股东应将纸质版的“**年度境外直接投资中方权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由申报股东签字或盖章后交银行或外汇局录入系统。 三、报送时间 2020年度存量权益登记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四、相关要求 未按要求报送“多报合一”数据的外商投资企业(机构),将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4号)、《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暂行管理办法》(原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8号)等法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21年7月1日后,补报或更正2020年度“多报合一”年报,应向商务部门申请,并通过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管理系统(wzxxbg.mofcom.gov.cn)办理。 未按要求报送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的将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5〕13号)相关要求进行管理。 外汇局福建省分局咨询电话:88010664、88010728 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 二0二一年四月八日 2021-04-09/fujian/2021/0409/1406.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6月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二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3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下降,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338亿美元,较2023年3月末下降571亿美元,降幅2%。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4%,较2023年3月末下降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3月末持平。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主要受汇率折算因素影响。2023年二季度,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545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贡献度为95%。 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接近尾声,相关外溢影响将有所缓和。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经济将持续恢复向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 2023-09-28/safe/2023/0922/2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