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兰察布市中心支局到社会福利院开展了个人外汇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宣传紧紧围绕合规办理个人外汇业务、防范外汇风险主题,向福利院全体工作人员和供养人员散发宣传折页、发放宣传物品,耐心地同他们进行了交流、讲解。同时还将宣传资料放置在醒目位置,便于日后取阅了解。广泛宣传了个人外汇管理规定和防护个人信息,积极引导大家合规办理个人外汇业务。 此次宣传共散发个人外汇知识宣传折页400余份,发放宣传物品200余件,受众人数100余人,宣传活动得到了社会福利院全体员工的认可,表示要在全体员工中积极增强合规办理个人外汇业务意识。本次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送外汇知识进社会福利院,使社会福利院服务对象亲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对其的关怀和照顾,也使单位青年员工贴近弱势群体,了解弱势群体,进一步增强青年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外汇知识宣传范围,为促进辖区外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0-10-28/neimenggu/2020/1026/930.html
-
为进一步规范银行资本项目业务操作,优化营商环境,乌兰察布市中心支局于2022年2月21日召开银行现场检查安排布置会议,会上组织学习了《2022年内蒙古分局对各盟市中心支局现场检查的方案》相关内容,要求银行组织开展自查,并对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内控制度执行、便利化措施实施等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严格按照《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指引》做好业务办理和资料留存。二是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内控制度要求。三是积极推进便利化措施,真正便利市场主体。四是要确保数据报送及时、准确、完整。五是做好发现问题整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整改,防止屡查屡犯。六是加大外汇政策法规宣传,确保现行外汇管理政策顺利执行。 2022-03-02/neimenggu/2022/0302/1277.html
-
为进一步提升外汇局乌兰察布市中心支局安全生产保障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流程操作,积累相关经验,乌兰察布市中心支局于8月21日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乌兰察布市中心支行科技科完成2020年网络应急切换实战演练。本次演练历时3个小时完成所有演练项目。 2020-09-02/neimenggu/2020/0902/883.html
-
为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2022年推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要点》(汇国发〔2022〕2号)精神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2022年5月18日,内蒙古分局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共同举办了“2022年汇率避险策略及风险中性培训班”。培训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直播方式举办,全区超200家重点外贸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和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共300余人参加了培训。 会上,内蒙古分局张永春副局长就涉外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开展汇率避险业务的深刻意义进行了分析,倡议涉外企业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背景下,树立主动把控风险的理念,正确看待并积极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部署了下阶段工作的推动方向:一是推动银行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为涉外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产品方案,着力降低企业避险保值成本。二是持续开展宣传培训,推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普适性宣传与针对性辅导相结合的“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主题宣传,提升企业对避险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三是调研各涉外企业在管控汇率风险的困难和阻力、政策和产品需求,联合各银行开展定向辅导推介工作,帮助企业主动适应汇率双向波动常态,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就当前汇率避险工作进行了交流分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外汇交易专家从近期市场热点、国际国内形势、未来走势研判、企业风险中性管理等多方面做了精彩授课,现场回答了参会企业关心的套期保值及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避险相关问题。同时,自治区两家重点外贸企业就汇率管理经验和企业财务处理进行了分享,为涉外企业做好风险研判、风险识别和风险规避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次培训是内蒙古分局、地区自律机制推动汇率风险长效宣传、管理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区金融机构、外贸企业汇率避险管理、服务、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下一步全区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提质增效”起到积极助推作用。下一步,内蒙古分局将持续引导企业本着风险中性理念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品,不断提升辖区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的稳健发展筑牢基础。 2022-05-23/neimenggu/2022/0523/1345.html
-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银发〔2022〕92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2022年推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工作要点》(汇国发〔2022〕2号)精神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4月26日,外汇局内蒙古分局组织召开金融机构外汇管理专项工作座谈会,分局张永春副局长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上,内蒙古分局国际收支处、经常项目处、资本项目处负责人分别就贯彻落实《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所涉及外汇管理政策措施,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具体要求。 国际收支处就当前辖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外汇衍生品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通报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银行推进企业汇率避险管理服务工作形势,分析了企业套保率低的原因及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做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提出要求。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浙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分别就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 会议强调,各银行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要求,切实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收到实效。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开展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担负起为涉外主体办实事、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政治责任。二是定向宣传,分类指导,实现“手办户”和头部企业“两手抓”,提升服务企业套期保值的“精准度”。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多措并举着力优化“管家式”服务。三是加强培训,跟踪实效,持续加强分支机构外汇服务能力建设。畅通政策传导,推动各项便利化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坚持促便利与防风险并重,防范业务违规风险。筑牢数据质量底线思维,多举措奠定业务管理基石。 会议明确,下一步内蒙古分局将联合辖内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宣传走访力度,推动银行为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跨部门协作,着力推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坚持促便利与防风险并重,推动外汇管理各项专项工作落地见效。 辖区22家银行国际业务牵头部门负责人、业务人员及内蒙古分局50余人参加会议。 2022-04-27/neimenggu/2022/0506/1326.html
-
为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和资本金结汇改革政策,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外汇局内蒙古分局于5月28日召开全辖视频培训会议,对6月1日出台的两项改革政策进行培训。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呼和浩特地区开办资本项目业务银行的分支机构业务人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外汇局各盟市中心支局全体工作人员和所辖地办理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工作人员共计1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就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调整和资本金意愿结汇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以及对银行办理直接投资登记的关键环节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风险点进行强调。对银行办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系统的各类业务具体操作方法以举案例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并将登记业务中操作的要点、难点加以明确。最后对资本项目数据类型及产生机理、滞留数据的查询及产生原因、接口数据质量管理进行介绍。通过培训银行业务人员对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业务操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调整后的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认识到系统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对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和资本金结汇改革政策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培训会议结束时对外汇指定银行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各外汇指定银行要发挥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改革传导中介作用,积极向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确保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改革顺利实施。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加大对系统业务人员的后续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银行政策审核和系统操作能力,实现改革平稳过渡。三是要求各外汇指定银行需确定直接投资业务相对固定联系人,负责与外汇局工作对接,加强与外汇局的沟通、协调,确保直接投资业务顺利办理。四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应按规定要求认真履行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审核、统计、报告责任,外汇局将对银行办理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合规性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事后核查和检查。五是要求外汇指定银行要充分认识此次改革的意义,对自身在直接投资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形成系统、清晰和明确的认识,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将监管中的重点、难点和风险嵌入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操作流程中。 2015-06-05/neimenggu/2015/0605/12.html
-
根据年初工作安排,近期外汇局内蒙古分局对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中心支局开展了2018年内控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期间,检查组调阅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各类业务档案、制度汇编、岗位职责、人员分工、业务系统授权管理登记等资料,与业务人员进行交流座谈,对存疑问题进行了咨询确认。一是涉及专业较全面。本次现场检查涉及综合内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外汇检查、外汇科技六项业务的相关内容,重点对各条线基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规范。二是培训与检查相结合。抽调了中心支局业务骨干参与分局组织的内控现场检查,在审计实践中锻炼培养外汇内审内控干部。三是检查业务较深入。本次检查较深入细致,涉及业务流程规范性等方面,对部分中心支局存在的政策解读方面的问题予以纠正,并给予了正确解答。四是要求中心支局要高度重视此次内控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2018-10-19/neimenggu/2018/1019/424.html
-
为进一步加强银行真实性审核工作,了解银行开展报关信息核验政策实施效果,解决银行、企业在办理核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涉外主体合规经营。6月2日,内蒙古分局经常项目管理处召开便利银行开展贸易单证审核工作座谈会。 2017-06-20/neimenggu/2017/0620/54.html
-
2014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分局紧密结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支持自治区涉外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沿边开发开放为主线开展各项外汇管理创新工作,为自治区全面建设“草原丝路经济带”营造良好的涉外金融环境与政策氛围。 一、中资企业短期外债指标缓解边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在国内信贷规模趋紧、境内外利差增大的背景下,内蒙古分局积极配合自治区建设“草原丝路经济带”规划,利用中资企业短期外债指标向区内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倾斜。2014年,我分局选择7家企业核定了外债指标。短期外债的使用有效缓解了中资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且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为增强区内中资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自治区涉外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跨国公司外债、境外放款额度集中,提升企业集团内资金使用效率。 为振兴总部经济,2014年6月1日内蒙古分局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参与试点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内蒙古某股份公司作为我区首家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企业,取得良好收效,特别是外债额度集中后通过境外低成本的融资,取得了积极的新效果。目前,三家自治区龙头企业集团获批开展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集中管理境内39家成员企业和11家境外成员公司外汇资金。 该项政策一是通过对外债额度和对外放款额度的集中管理,解决了过去母子公司外债额度无法平衡的瓶颈,充分利用并且最大化了集团外债及对外放款额度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总部经济效应;二是搭建了境内外多币种双向流通渠道,以避免频繁换汇或错币交易带来的汇率风险和损失;三是提前享受资本项目可兑换带来的便利。 2014年以来,外汇局陆续出台境外投资前期费用、境外放款、跨境担保、特殊目的公司等简政放权政策,辖内企业利用这些政策,加大对境外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2014年汇出前期费用614.84万美元,有效解决了以往境外投资企业由于资金不能及时汇出而错失投资机会的情况;境外放款资金汇出1195.07万美元,增长132倍;特殊目的公司登记手续大幅简化,便利了个人境外资本运作。 三、积极为区内企业向总局争取其他优惠政策。 内蒙古某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某股份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为B+H、B+A股上市公司。由于该类公司没有外债额度,而公司发展又急需大量营运资金,因此企业通过境外融资走出境内融资贵的困境意愿强烈。外汇局内蒙古分局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向国家外汇管理局争取,并得到支持和认可。外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债额度的核定助推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贵难题,大大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一带一路”是双向的开放战略,鼓励“走出去”,也积极“引进来”,这是我区构建“草原丝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外汇局内蒙古分局将不断尝试多元化的新举措,帮助区内企业更好地了解并运用最新的外汇管理政策,为自治区“草原丝路经济带”重大战略保驾护航。 2015-06-05/neimenggu/2015/0605/11.html
-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实施后,一些不法分子马上就捕捉到了可乘之机。他们抓住一些经营状况不佳、资金短缺的中国内地企业急于融资的迫切心理,利用这些企业对跨境融资业务一知半解的短板设置骗局,在境外注册皮包公司,步步为营,运用各种手段实施诈骗犯罪行为。 内蒙古阿拉善盟一家民营企业法人便到阿拉善盟中心支局办理外债签约备案登记业务,拟向香港某财务有限公司融资3000万元人民币。当地外汇局认真审核企业提交资料,并对业务全程予以跟进。但之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在备案登记有效期内,境外机构承诺的外债资金却迟迟未能入账,境内企业心急如焚,再三催促,境外机构却一度失联。至此,工作人员觉察出了其中的蹊跷之处,经与境内企业反复多次深入沟通,企业不得已告知内幕:该企业系通过第三方介绍与境外放款机构取得了联系,境外放款机构承诺放款后要求境内企业出具其指定机构做的评估、评审、注册的各种手续和报告,借以收取各种费用数万元。至此,一个精心策划、骗取中介费的骗局浮出水面。 通过这一笔外债签约登记业务的办理,阿拉善盟中心支局的工作人员认真梳理文件规定,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总结了该类诈骗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国内企业获取融资信息多为朋友介绍或中介推荐;境外放款机构均采取先松后紧的方式,接触后即宣称融资极其便利,手续简单且额度较高,之后便步步设套,所收取的各类费用也逐渐由少到多,名目繁杂,待到国内企业前期已经支付了不菲的各类费用而融资却遥遥无期后,企业虽有所察觉但已是欲罢不能;对手公司均为香港财务公司,且要求中方企业以股权质押,利率多为8-10%,并要求中方企业前往香港进行所谓的“评估”;中方企业均为小微且经营困难、急需资金的民营公司;中方企业损失的主要是在港评估、注册费用;对手公司多以资金不能直接划拨为理由,要求中方企业在港注册公司以方便资金入账,其实质还是外方实施持续诈骗的一个环节。此环节完成后,对手公司会要求内地企业继续出具其他证明与材料,直至内地企业财力人力被压榨干净。 对此,内蒙古分局组织辖区各级外汇局,积极与当地商务、税务、工商等部门合作,联手梳理辖内类似企业名单明细。对筛选出的各家企业开展跨境融资需求调查,同时加强重点宣传,向企业发放宣传资料,进行专题宣传讲解,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专项防诈骗预警,重申外汇局咨询电话,外汇局内蒙古分局建议企业及时做好融资前的咨询沟通工作。 2020-10-12/neimenggu/2020/101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