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名单 2022-01-24/qinghai/2022/0124/1079.html
-
附件:现行有效外汇管理主要法规目录(截至2023年6月30日) 2023-07-30/heilongjiang/2023/0630/2164.html
-
具有经营外汇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名单 2023-08-25/qinghai/2023/0828/1454.html
-
编者按: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写了《汇率风险情景与外汇衍生产品运用案例集》,阐述市场主体针对不同的汇率风险情景如何应用外汇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鉴于汇率风险情景和外汇衍生产品应用的多样性,市场主体应结合具体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汇率风险管理,而非照搬或局限于文中案例。 案例1:利用远期交易管理出口收入汇率风险 某出口企业办理对外出口后,约定3个月后收到国外进口商支付的美元货款。该企业相应产生外汇风险敞口,面临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出口收入的不确定性影响。 针对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远期结汇交易,提前确定3个月后的结汇价格,进而锁定出口收入。 小结: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真实、合规交易基础的外汇风险敞口,可以使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 案例2:利用择期远期交易管理出口收汇时间不确定的汇率风险 某出口企业办理对外出口后,约定未来收到国外进口商支付的美元货款,但具体收款时间不确定,是一个区间期限。该企业相应产生外汇风险敞口,面临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出口收入的不确定性影响。 针对时间不确定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择期远期结汇交易,在与未来出口收汇相对应的区间期限内任意一天,按照提前约定的价格结汇,锁定出口收入。 小结:外汇收支时间是否确定,只是外汇风险敞口的一个特征,只要外汇风险敞口具有真实、合规的交易基础,可以选择与外汇风险敞口特征相适应的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 案例3:利用平均价格远期交易集中管理多笔出口收入的汇率风险 某企业在未来12个月有持续、稳定的月度出口美元收汇,计划将结汇成人民币使用。该企业相应产生一系列外汇风险敞口,面临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出口收入的不确定性影响。 针对系列化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平均价格远期结汇交易,每月收汇日按照提前约定的单一价格结汇,一次性锁定未来12个月的出口收入,避免了叙做多笔价格不同的远期结汇交易的繁琐操作。对于周期性且系列化的外汇风险敞口,企业也可以利用平均价格亚式期权管理汇率风险。 小结:对于多个外汇风险敞口,是采用单独管理还是集中管理,外汇管理政策没有限制,主要取决于外汇风险敞口特征和外汇衍生产品功能的适合性,以及是否能提高汇率风险管理的效率。 案例4:利用展期交易管理出口收汇时间变化的汇率风险 某出口企业办理对外出口后,约定3个月后收到国外进口商支付的美元货款。该企业针对外汇风险敞口,在银行叙做远期结汇交易,提前确定3个月后的结汇价格,进而锁定出口收入。但临近收款日,国外进口商提出因故需要延期付款,导致原有的远期交易无法如期履约交割。 针对延期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将原有的远期合约办理展期交易,适应调整后的出口收汇汇率风险管理需要。 小结: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真实、合规交易基础的外汇风险敞口,利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套保后,若外汇风险敞口发生变化导致履约时间延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办理展期交易,外汇管理政策对于展期次数、期限和价格没有限制,由银行与客户按照汇率风险管理需要和商业原则协商确定。 案例5:利用提前交割交易管理进口付汇时间提前的汇率风险 某进口企业因生产经营计划需要,预计3个月后需向境外厂商采购原材料。为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企业在银行叙做3个月期限的远期购汇交易。2个月后,因生产进度提前,企业需要提前采购原材料,并向境外厂商支付采购资金。 该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对原远期购汇交易进行提前交割,提前完成购汇操作。 小结: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真实、合规交易基础的外汇风险敞口,利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套保后,若外汇风险敞口发生变化导致履约时间提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办理提前交割交易。 案例6:利用远期+滚动展期交易管理长期限汇率风险 某企业生产和出口大型设备,出口收款账期多在3年以上,但长期限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流动性较差,不能完全满足该企业直接叙做外汇衍生产品交易锁定出口收入汇率风险的需要。 该企业可以先在银行叙做中短期的远期结汇交易,后续通过滚动多次展期的方式,将远期合约的到期日延长至出口收款日,实现长期限套保。 小结:汇率风险中性管理下,外汇风险敞口的期限决定了用于套保的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最长期限,但并非必须完全一一对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套保操作覆盖的期限,并通过展期实现滚动对冲。 案例7:利用远期的期限分层滚动管理多期限汇率风险 某企业的出口业务直接面对境外零售终端,有持续的外币现金流月度收入,产生相应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希望在年初将全年外汇风险总敞口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集中套保,但各月外币销售收入难以准确预测。 对此,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一笔平均价格远期结汇交易或多笔远期结汇交易,对各月的外币销售收入分配不同的套保比例,越近端期限因预测准确性越高,可相应地增加套保比例,通过期限分层滚动实现各期限套保。 小结:利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汇率风险,可以根据外汇风险敞口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静态对冲、分层滚动和滚动对冲等套保方式。 案例8:利用平仓交易管理出口收汇金额变化的汇率风险 某出口企业与国外进口商签订3个月的出口订单并以外币结算,针对未来出口收汇的汇率风险,该企业在银行叙做了相应的远期结汇交易。1个月后,国外进口商因故取消部分订单,导致原有的远期交易额超过实际外汇风险敞口规模,无法完全履约交割。 针对规模变化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将原有的远期合约办理对应金额的平仓交易,剩余金额的远期合约根据出口订单情况持有到期履约。 小结: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真实、合规交易基础的外汇风险敞口,利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套保后,若外汇风险敞口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全部或部分履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办理平仓交易,外汇管理政策对于平仓次数没有限制。 案例9:利用外汇掉期交易管理本外币流动性 某企业有出口美元收汇,希望继续持有以备未来使用,但目前生产经营又临时需要人民币资金。 针对本外币流动性需求,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相应期限的近端结汇/远端购汇的外汇掉期交易,即期将出口美元收入换成人民币,到期时再以人民币换入美元,实现了既持有美元又获得人民币的流动性管理需求。 小结:外汇掉期由前后两笔方向不同的外汇交易构成,对于近端结汇/远端购汇的外汇掉期,近端换出的外汇应为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汇的外汇资金,远端可以直接换入外汇。 案例10:利用货币掉期交易管理境外放款的汇率和利率风险 某境内企业根据集团资金池集中运营管理安排,将自有外汇资金向境外母公司提供2年期的融资,按季收入外币利息,到期一次性收回外币本金,该企业的外币资产面临汇率波动风险。 对此,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近端购汇/远端结汇的货币掉期交易,近端不实际交换本金、远端交换本金,并按季向银行支付外币利息,从银行收取人民币利息。通过货币掉期交易,该企业相当于合成了一笔外币负债,用于对冲其外币资产,实现了资产负债汇率风险管理目标。 小结:对外投融资可能导致资产负债产生外汇风险敞口,货币掉期交易可用于资产负债汇率风险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金交换方式,可以两端都实际交换本金、两端都不实际交换本金或仅有一端实际交换本金。 案例11:利用展期交易管理外债借新还旧的汇率风险 某企业从境外银行借入一笔6个月的外汇贷款,为锁定汇率风险,在境内银行叙做了相应期限的近结远购的外汇掉期交易。外汇贷款到期前,该企业新借一笔6个月的等额外汇贷款,用于偿还原有贷款,但原外汇掉期交易已不能覆盖贷款借新还旧后的汇率风险。 针对外汇风险敞口的变化,该企业可以向境内银行申请将原外汇掉期交易的远端购汇办理展期,适应贷款借新还旧后的汇率风险管理需要。 小结:形成外汇风险敞口的基础交易虽然发生名义上的变化,但实质上只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可以利用外汇衍生产品的展期交易对变化后的外汇风险敞口进行管理。 案例12:利用期权交易管理偿还外汇贷款的或有汇率风险 某出口企业从银行借用具有货物贸易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并办理结汇,计划以未来出口收汇资金偿还,不存在外汇风险敞口。但外汇贷款存续期间,该企业预计未来可能无法按期收汇,且没有其他可用外汇资金,存在到期时在银行购汇偿还贷款的可能,面临或有汇率风险。 针对不确定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在银行买入与外汇贷款到期日匹配的外汇看涨期权。到期时,如出口按期收汇,则以收汇资金偿还外汇贷款,期权视价格条件放弃行权或行权采用差额交割;如出口未按期收汇,期权视价格条件,若行权则采用全额交割以提前约定的价格购汇并偿还贷款,若放弃行权则按照到期时的市场价格购汇并偿还贷款。 小结:外汇风险敞口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但只要作为交易基础的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真实、合规,就可以利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 案例13:利用期权交易管理项目投标的或有汇率风险 某企业参加项目投标,中标结果1个月后公布。若中标,该企业需要为项目筹集一笔美元资金,计划采用购汇方式,因此面临由是否中标决定的或有汇率风险。 针对不确定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在银行买入与中标结果公布日匹配的外汇看涨期权。到期时,如项目未中标,期权视价格条件放弃行权或行权采用差额交割;如项目中标,期权视价格条件,若行权则采用全额交割以提前约定的价格购汇,若放弃行权则按照到期时的市场价格购汇。 小结:外汇风险敞口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但只要作为交易基础的对外贸易和投融资活动真实、合规,就可以利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 案例14:利用差额交割远期交易管理缴纳关税的汇率风险 某企业计划3个月后进口一批货物,按照我国关税管理规定,进口成交价格及有关费用以外币计价的,应缴关税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的基准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计算并缴纳。该企业相应产生外汇风险敞口,面临未来汇率波动导致的以人民币缴纳关税金额的不确定性。 针对没有实际外汇收支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差额交割远期购汇交易,合约金额等于进口所支付外币金额的应缴税额,由此提前确定3个月后以人民币缴纳进口关税的外币折算汇率,锁定关税成本。 小结:利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前提是存在真实、合规的基础交易并产生相应的外汇风险敞口,基础交易是否涉及外汇收支并非限定条件,而主要是影响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的交割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全额交割或差额交割管理汇率风险。 案例15:利用差额交割远期交易管理代理进口的汇率风险 某企业通过代理公司办理货物进口。代理公司与境外出口商签订以美元计价结算的采购合同,与该企业签订以人民币结算的采购合同,按照对外付款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折算。该企业虽然不需要购付汇,但实际上面临未来汇率波动导致的人民币支付金额的不确定性。 针对没有实际外汇收支的外汇风险敞口,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差额交割远期购汇交易,合约金额等于采购合同的美元金额,提前确定未来的人民币支付金额。 小结:与本案例类似,企业进口签订以外币计价、人民币结算的合同,若折算汇率不确定,同样存在没有实际外汇收支的外汇风险敞口。利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前提是,存在真实、合规的基础交易并产生相应的外汇风险敞口。 案例16:利用差额交割远期交易管理合并财务报表的折算风险 某境内跨国集团母公司在合并集团财务报表时,以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境外子公司或项目会因当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而产生资产和负债端的估值差额,导致集团的整体财务面临非经营性波动。 针对由合并财务报表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该公司可以对其境外外币净资产或净负债在银行叙做差额交割远期结售汇,锁定外币资产负债表的折算汇率。 小结:汇率风险既可能来自交易风险,也可能来自折算风险(或者说会计风险),全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尤其需要关注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折算风险,可以选择适当的外汇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 案例17:外汇衍生产品履约交割时可以调整基础交易项目 某企业的出口业务同时涉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日常重点对货物贸易出口收汇进行套保管理。该企业对预计3个月后到账的某笔出口收汇在银行叙做了远期结汇交易,但临近收款日进口商因故需要延期付款,导致远期交易无法如期履约交割。此时,该企业恰好有一笔金额接近的服务贸易出口收汇到账。 对此,该企业除了可以对原远期交易进行平仓或展期外,也可以根据自身财务和风险管理需要,将服务贸易出口收汇资金用于履约交割。 小结:外汇衍生产品履约交割所涉及的外汇收支,不存在“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政策限制,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可以办理即期结售汇的外汇收支,都可以用于外汇衍生产品履约交割。 案例18:银行利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管理自身汇率风险 某银行在境外发行股票募集一笔美元资金,计划继续持有用于日常外汇业务,但相应产生外汇风险敞口,即面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折算风险。 针对外汇风险敞口,该银行可以叙做自身外汇资本金项下的差额交割远期结汇交易,在继续持有美元资金的同时,锁定资产负债表币种折算对损益的不确定性影响。同时,该笔远期结汇采用差额交割,不发生资本金本外币实际兑换,因此不受外汇管理有关银行资本金本外币转换的比例要求限制。 小结:银行作为市场主体,自身也可能面临汇率风险,可以利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对利润、资本金、直接投资等自身外汇风险敞口进行套期保值。 案例19:利用交叉货币的套算交易管理小币种汇率风险 某企业预计3个月后收入以A货币结算的出口货款,为防范人民币对A货币汇率波动风险,计划开展远期结汇交易,但银行暂未挂牌人民币对A货币的远期交易,只有人民币对美元和美元对A货币的远期交易。 对此,该企业可以在银行叙做卖出A货币/买入美元和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两笔远期交易,通过交叉货币的套算交易,合成一笔卖出A货币的远期结汇交易,实现对A货币的外汇风险敞口管理。 小结:交叉货币的套算交易名义上是两笔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但实质上管理的是具有真实、合规的交易基础支持的外汇风险敞口,符合实需交易原则。 案例20:通过核定企业套期保值总额度提高汇率风险管理灵活性 某出口企业每年有比较持续、稳定的出口收入,汇率风险管理机制也较为完善,属于银行的优质客户。为满足企业对外汇套保灵活性的需要,银行依照该企业的出口、收汇和外汇套保历史情况,在年初为其核定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总额度,该企业可以在额度内凭交易指令直接向银行询价、成交,银行不再对每笔交易进行事前真实性审核。 小结:银行为客户办理外汇衍生产品业务,不能简单将是否有合同、发票等交易单证作为实需交易原则审核的唯一或主要标尺。在与客户达成合约前,银行可以根据客户自身情况及其外汇风险敞口状况,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客户身份识别、客户适合度评估、交易背景调查、业务单据审核、客户声明或确认函等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展业。 案例21:个体工商户使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管理汇率风险 某个体工商户从事市场采购贸易,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收入的不确定性影响,可以在银行办理外汇衍生产品交易锁定出口收入。 小结:按照外汇管理规定,个体工商户视同境内机构,可以在银行办理符合实需交易原则的外汇衍生产品交易。 2023-08-28/qinghai/2023/0828/1455.html
-
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554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1465亿元,服务贸易逆差3857亿元,初次收入逆差3273亿元,二次收入顺差21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资产增加2741亿元,负债增加332亿元;储备资产增加1139亿元。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12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0356亿元,服务贸易逆差7084亿元,初次收入逆差3730亿元,二次收入顺差589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资产增加6156亿元,负债增加1740亿元;储备资产增加2880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5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63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550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62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3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资产增加390亿美元,负债增加49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163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6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93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021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28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8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资产增加889亿美元,负债增加254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417亿美元。 按SDR计值,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86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18亿SDR,服务贸易逆差410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资产增加291亿SDR,负债增加36亿SDR;储备资产增加121亿SDR。 按SDR计值,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94亿SDR,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88亿SDR,服务贸易逆差762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资产增加663亿SDR,负债增加190亿SDR;储备资产增加311亿SDR。(完)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元 项 目 行次 2023年二季度 2023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4554 10129 贷方 2 65948 126945 借方 3 -61394 -116815 1.A 货物和服务 4 7609 13271 贷方 5 60671 117054 借方 6 -53063 -103782 1.A.a 货物 7 11465 20356 贷方 8 55230 105811 借方 9 -43764 -85455 1.A.b 服务 10 -3857 -7084 贷方 11 5442 11243 借方 12 -9298 -18327 1.A.b.1 加工服务 13 208 407 贷方 14 220 432 借方 15 -13 -26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61 116 贷方 17 164 304 借方 18 -103 -189 1.A.b.3 运输 19 -1577 -2883 贷方 20 1481 3007 借方 21 -3058 -5891 1.A.b.4 旅行 22 -2657 -5629 贷方 23 244 436 借方 24 -2902 -6066 1.A.b.5 建设 25 152 275 贷方 26 276 512 借方 27 -124 -236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284 -216 贷方 29 51 404 借方 30 -335 -620 1.A.b.7 金融服务 31 17 36 贷方 32 84 164 借方 33 -67 -128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580 -1038 贷方 35 221 438 借方 36 -801 -1476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303 555 贷方 38 1010 2033 借方 39 -707 -1478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587 1404 贷方 41 1640 3410 借方 42 -1053 -2006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41 -64 贷方 44 24 47 借方 45 -65 -111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45 -47 贷方 47 26 53 借方 48 -71 -100 1.B 初次收入 49 -3273 -3730 贷方 50 4645 8474 借方 51 -7918 -12205 1.C 二次收入 52 219 589 贷方 53 632 1417 借方 54 -413 -828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4554 -9776 2.1 资本账户 56 -6 -5 贷方 57 2 8 借方 58 -8 -14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4549 -9771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3409 -6891 其中:2.2.1.1 直接投资 61 -2409 -4416 2.2.1.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2741 -6156 2.2.1.1.2直接投资负债 63 332 1740 2.2.2 储备资产 64 -1139 -2880 2.2.2.1 货币黄金 65 -201 -441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25 -65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87 82 2.2.2.4 外汇储备 68 -1049 -2455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354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以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折算方法为,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 4.2023年上半年初步数为一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二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3年二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二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23年一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项 目 行次 2023年二季度 2023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653 1468 贷方 2 9400 18312 借方 3 -8747 -16844 1.A 货物和服务 4 1084 1911 贷方 5 8649 16887 借方 6 -7565 -14976 1.A.a 货物 7 1633 2933 贷方 8 7873 15264 借方 9 -6240 -12332 1.A.b 服务 10 -550 -1021 贷方 11 776 1623 借方 12 -1325 -2644 1.A.b.1 加工服务 13 30 59 贷方 14 31 62 借方 15 -2 -4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9 17 贷方 17 23 44 借方 18 -15 -27 1.A.b.3 运输 19 -225 -416 贷方 20 211 434 借方 21 -436 -850 1.A.b.4 旅行 22 -379 -814 贷方 23 35 63 借方 24 -414 -876 1.A.b.5 建设 25 22 40 贷方 26 39 74 借方 27 -18 -34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40 -30 贷方 29 7 59 借方 30 -47 -89 1.A.b.7 金融服务 31 2 5 贷方 32 12 24 借方 33 -10 -18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83 -149 贷方 35 32 63 借方 36 -114 -213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43 80 贷方 38 144 293 借方 39 -101 -213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84 203 贷方 41 234 493 借方 42 -150 -289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6 -9 贷方 44 3 7 借方 45 -9 -16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6 -7 贷方 47 4 8 借方 48 -10 -14 1.B 初次收入 49 -462 -528 贷方 50 661 1221 借方 51 -1123 -1749 1.C 二次收入 52 31 85 贷方 53 90 204 借方 54 -59 -119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653 -1416 2.1 资本账户 56 -1 -1 贷方 57 0 1 借方 58 -1 -2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652 -141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490 -998 其中:2.2.2.1 直接投资 61 -341 -635 2.2.2.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390 -889 2.2.2.1.2直接投资负债 63 49 254 2.2.2 储备资产 64 -163 -417 2.2.2.1 货币黄金 65 -29 -64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4 -10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12 11 2.2.2.4 外汇储备 68 -150 -356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52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2023年上半年初步数为一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二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3年二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二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23年一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 单位:亿SDR 项 目 行次 2023年二季度 2023年上半年 1. 经常账户 1 486 1094 贷方 2 7009 13662 借方 3 -6523 -12567 1.A 货物和服务 4 808 1426 贷方 5 6449 12599 借方 6 -5640 -11173 1.A.a 货物 7 1218 2188 贷方 8 5870 11388 借方 9 -4652 -9200 1.A.b 服务 10 -410 -762 贷方 11 578 1211 借方 12 -988 -1973 1.A.b.1 加工服务 13 22 44 贷方 14 23 47 借方 15 -1 -3 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 16 7 12 贷方 17 17 33 借方 18 -11 -20 1.A.b.3 运输 19 -168 -310 贷方 20 157 324 借方 21 -325 -634 1.A.b.4 旅行 22 -283 -607 贷方 23 26 47 借方 24 -309 -654 1.A.b.5 建设 25 16 30 贷方 26 29 55 借方 27 -13 -25 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 28 -30 -23 贷方 29 5 44 借方 30 -35 -66 1.A.b.7 金融服务 31 2 4 贷方 32 9 18 借方 33 -7 -14 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 34 -62 -112 贷方 35 24 47 借方 36 -85 -159 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37 32 60 贷方 38 107 219 借方 39 -75 -159 1.A.b.10 其他商业服务 40 62 152 贷方 41 174 367 借方 42 -112 -216 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 43 -4 -7 贷方 44 3 5 借方 45 -7 -12 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46 -5 -5 贷方 47 3 6 借方 48 -7 -11 1.B 初次收入 49 -345 -395 贷方 50 493 911 借方 51 -839 -1306 1.C 二次收入 52 23 63 贷方 53 67 153 借方 54 -44 -89 2. 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5 -486 -1056 2.1 资本账户 56 -1 -1 贷方 57 0 1 借方 58 -1 -1 2.2 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59 -485 -105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 60 -364 -744 其中:2.2.2.1 直接投资 61 -255 -474 2.2.2.1.1 直接投资资产 62 -291 -663 2.2.2.1.2直接投资负债 63 36 190 2.2.2 储备资产 64 -121 -311 2.2.2.1 货币黄金 65 -21 -47 2.2.2.2 特别提款权 66 3 -7 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67 9 9 2.2.2.4 外汇储备 68 -112 -265 2.2.2.5 其他储备 69 0 0 3. 净误差与遗漏 70 / -39 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得到。 4.2023年上半年初步数为一季度平衡表正式数与二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其中,2023年二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二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2023年一季度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023-08-29/liaoning/2023/0829/2074.html
-
2023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914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9134亿元,进口14892亿元,顺差4242亿元;服务贸易出口1895亿元,进口3225亿元,逆差1331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525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978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933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603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6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2941亿美元,进口2534亿美元,顺差407亿美元。(完)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3年6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2911 407 贷方 21029 2941 借方 -18118 -2534 1.货物贸易差额 4242 593 贷方 19134 2676 借方 -14892 -2083 2.服务贸易差额 -1331 -186 贷方 1895 265 借方 -3225 -451 2.1加工服务差额 68 9 贷方 73 10 借方 -5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9 3 贷方 62 9 借方 -43 -6 2.3运输差额 -532 -74 贷方 497 69 借方 -1029 -144 2.4旅行差额 -808 -113 贷方 85 12 借方 -893 -125 2.5建设差额 69 10 贷方 119 17 借方 -50 -7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175 -24 贷方 35 5 借方 -210 -29 2.7金融服务差额 14 2 贷方 34 5 借方 -20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99 -28 贷方 68 10 借方 -268 -37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85 12 贷方 344 48 借方 -259 -36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193 27 贷方 563 79 借方 -370 -52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17 -2 贷方 9 1 借方 -26 -4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46 -6 贷方 7 1 借方 -53 -7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3-08-29/liaoning/2023/0829/2073.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何特点?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1468亿美元,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7%,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总体趋稳。 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2933亿美元,为历年同期次高值。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5264亿美元,进口12332亿美元。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对外贸易持续提供新动能,同时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保持稳定,支撑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 二是服务贸易逆差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上半年,服务贸易逆差1021亿美元,旅行、运输为主要逆差项目。其中,旅行逆差814亿美元,同比增长67%,主要是居民个人跨境旅行呈现恢复态势,旅行支出和收入均呈现增长;运输逆差416亿美元,主要是全球运力供给逐步恢复,我国运输服务收支正向疫情前水平回归。 三是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流动总体趋稳。从境外资本流入情况看,上半年,来华直接投资保持资金净流入,其中吸收来华股权投资净流入323亿美元;来华证券投资更加积极,其中股票项下净流入同比明显增加,债券项下逐步恢复净流入;外债余额更加稳定。从我国对外投资情况看,对外直接投资有序发展,其中对外股权投资净流出559亿美元;对外证券投资同比有所放缓。 总体看,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将继续支撑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023-08-29/liaoning/2023/0829/2075.html
-
近日,广元市分局组织召开广元市2023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市分局及5家外汇银行分管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四川外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辖区外汇管理工作,分析当前的新形势,通报重点外汇业务推动落实情况,提出以五个聚焦贯彻落实总分局下半年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聚焦持续优化外汇服务。持续深化汇率避险服务和继续扩大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覆盖面。优化个人外汇服务工作,继续运用好常态化暗访机制,督促辖内各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个人用汇便利化服务。二是聚焦深化外汇领域改革。继续深化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和加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三是聚焦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推进对辖内已破获地下钱庄案件中涉及非法买卖外汇行为的立案查处。四是聚焦外汇履职工作基础。扎实推进辖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许可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外汇领域公权力清单办理流程要求,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增强防范和化解履职风险的能力。五是聚焦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高质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分局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主题教育实施方案,高标准、严要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2023-08-29/sichuan/2023/0829/2298.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13亿美元,升幅为0.35%。 2023年7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世界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2023-08-29/liaoning/2023/0829/2076.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6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1.89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0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3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7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5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59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1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28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2.7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8万亿美元)。 2023年1-6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23.7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85万亿美元)。 2023-08-29/liaoning/2023/0829/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