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09/beijing/2020/0909/1354.html
-
2023-08-3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8/content_6900911.htm
-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外汇行政许可项目已实现”一网通办“功能,企业或个人现可通过上网提交材料、提交申请进行“线上一站式”外汇业务申请审批。具体操作指南如下: . 为配合业务服务网上办理,自2023年3月1日起,上海市分局行政许可事项目录优化版正式上线! 可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指引。通过指引中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项下链接,可分步查看相应政务办理业务的所需材料清单(亦可通过扫描指引中的二维码于手机端进行查看),并在网上递交业务办理申请。 ----- > 点此查看材料清单 ----- > 网上办理申请入口(或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入口登录后访问国家外汇管理局) 2023-01-13/shanghai/2023/0302/1922.html
-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以下简称分局)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坚持高站位谋划、精细化组织、系统性推进,以“四个抓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深化工作成效,服务推动广东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深悟透,抓实理论学习。分局党总支充分发挥领学作用,制定主题教育学习计划。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原原本本学习主题教育必读和选读书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专题深入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分局负责同志和党支部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各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联学联建、实地参观等形式,用好辖区红色资源,深化学习成效,切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找准问题,抓实调查研究。结合辖区发展实际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等7方面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局负责同志带队深入银行、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交流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摸清情况。其中,针对经常项目及资本项目外汇政策便利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等设计调查问卷,累计调研基层外汇局分支机构41家次、银行1048家次、企业3386家次;分局相关负责同志走访代表性银行、企业10余次,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着力找准问题。同时,组织深入调研外汇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海横琴、广州南沙平台建设情况,了解改革创新诉求,探索适合实际的外汇领域改革创新举措,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对外汇管理改革的政策获得感。 ——真抓实干,抓实专项活动。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开展“外汇服务暖粤企”专项活动,通过“一对一”上门服务,精准辅导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深入了解市场主体跨境金融改革诉求,加强外汇政策传导。做好“点对点”帮扶,根据不同企业差异化汇率风险敞口情况,指导银行为企业提供契合需求的定制化汇率避险产品,进一步强化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截至2023年7月末,专项活动覆盖辖区企业1500余家,以现场走访、座谈方式服务企业445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310项。 ——动真碰硬,抓实整改整治。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抓好问题检视和整改,系统梳理巡视巡察、审计以及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检视整改责任清单,动真碰硬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警示教育,组织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着力形成严的氛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固本培元、正本清源。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围绕形式主义、基层治理不良现象等问题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题讨论,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加强自我管理,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2023-08-31/guangdong/2023/0831/2617.html
-
为引导企业灵活运用汇率避险工具,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卫市分局(以下简称“中卫市分局”)多措并举,积极打造“普及风险中性理念”“需求精准牵引供给”“汇率避险服务直达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工作闭环,引导辖区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推动涉外经济健康发展。汇率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以来,中卫市辖区新增汇率风险管理“首办户”企业8家,全市汇率风险管理“首办户”企业占比较年初提升3.61个百分点。 一、“网络+现场”宣贯结合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中卫市分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精准服务原则,一方面建立汇率避险“工作推进清单”,涉及业务宣传、产品创新及联学共建等多项内容,通过优化宣传体系,突出对重点区域、重点主体、重点环节的宣传,提升宣传精准度。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宣讲、推介活动30余次,以“线下宣讲+线上直播”方式服务企业80余家次。另一方面实行“首办户”企业名单制管理,建立并动态更新涵盖83家企业的工作台账,定期向辖内银行进行推送,督导主办银行聚焦“首办户”拓展目标,推动银企高效对接。2023年1-7月汇率避险“首办户”新增3家,较上年末增长了60%。 二、“产品引进+优化服务”提升汇率管理能力水平 针对辖区外汇银行汇率套保产品较为单一等情况,中卫市分局引导辖区7家银行获得远期结售汇等业务办理资质,引进期权、掉期等避险工具,优化汇率避险业务办理流程和手续,拓展线上渠道,升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汇率查询、产品咨询、业务办理等功能,采取逐企建档、逐企对接、定向辅导等方式因企施策,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细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2023年1-7月,辖区汇率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双增”,即“首办户”在现有存量基础上新增60%,辖区外贸企业汇率避险业务金额较上年末增长13.4%。 三、“汇政银”部门联动推动汇率避险降本增效 中卫市分局强化部门协作,发挥“汇政银”协作“几家抬”作用,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辖内各家银行机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服务,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提供汇率避险产品专项授信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办理汇率避险业务的门槛。部分银行机构下调期限在6个月(含)以内远期结售汇及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的保证金比例,并给予单笔业务办理40-100BP的点差优惠,切实降低企业汇率避险资金成本。 下一步,中卫市分局将进一步摸清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共性化和个性化需求,联合银行因地制宜做好服务企业汇率避险工作,继续鼓励辖区银行积极参与“政银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外汇套保业务支持,持续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健经营,推动涉外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08-31/ningxia/2023/0831/2201.html
-
见附件。 附件1: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2023年8月31日) 2023-08-31/safe/2023/0831/23102.html
-
近日,吕梁市分局与吕梁日报社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在《吕梁日报》金融工作动态栏目开设外汇知识宣传专栏,为在当地普及外汇知识增添了新的宣传阵地。该专栏主要用于普及外经贸企业汇率避险业务知识、外汇便利化政策、个人用汇常见问题等相关内容。开设外汇知识宣传专栏,是吕梁市分局深入践行“金融为民”“外汇为民”服务理念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当地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多渠道了解外汇知识。同时,通过开设宣传专栏,合理引导人民群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树立合规用汇观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吕梁市分局已刊登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知识宣传》《个人外汇便利化政策解读》等相关内容。下一步,吕梁市分局将继续做好专栏信息发布和问题解答,以实际行动推动当地涉外经济健康发展。 2023-08-31/shanxi/2023/0831/1238.html
-
2023年8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会见来访的彭博公司创始人布隆伯格,就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可持续金融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完) 2023-08-31/safe/2023/0831/23100.html
-
见附件。 附件:香港基金内地发行销售资金汇出入情况表2023.07 2023-08-31/guangdong/2023/0831/2618.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2023年8月30日,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全国工商联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亮,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乐江主持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出席会议。 会上,文灿股份、亨通集团、天顺风能、北京德青源、好米动力等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企业经营和融资情况,对金融支持政策提出建议。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围绕创新支持模式和金融产品、提升民营企业首贷和信用贷款投放能力、发挥保险融资促进功能等方面作经验交流。部分金融机构与部分民营企业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与部分民营房企代表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高云龙指出,近年来,在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下,金融普惠受益面不断扩大,民营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总体部署,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希望金融机构继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民营企业从信贷、债券、股权三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更好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工商联要积极做好引导服务工作,深入贯彻与有关金融机构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对接平台,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教育培训,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民营企业要坚持依法规范经营,努力实现自身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融资能力和水平。 潘功胜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推动我国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韧性与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以《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作为支持服务民营经济的行动指南,采取有力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积极条件。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一视同仁”理念,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支持。要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要畅通民营企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贷款方面,实施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接走访,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债券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配置民营企业债券。股权方面,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引导基金作用,完善投资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徐乐江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落实好会议精神,在做好广泛宣介《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基础上,加强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相关举措的宣传解读,群策群力,形成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合力。 周亮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督导各银行保险机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健全“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努力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丰富符合民营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大力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度,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王建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部署安排是证监会的重大政治责任。证监会将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成长的重要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优化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支持证券公司加大对民营企业服务支持力度,鼓励参与民企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通过私募资管计划为民营企业增加融资渠道。深入实施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工具。综合运用股票、债券等多种工具,稳妥应对民营房地产企业风险。 各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相关司局,全国工商联相关部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完) 2023-08-31/anhui/2023/0831/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