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甘肃省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坚持“守土有责 守土担责 守土尽责”,迅速行动,主动出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甘肃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外汇支撑。 快速响应,及时传达落实“特事特办”外汇便利化措施 第一时间多渠道向辖区各外汇局中心支局和银行转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调整部分货物贸易外汇业务办理流程的通知》等三份文件,传达通知有关内容,要求各单位抓好贯彻落实,使各项便利化措施及时传导到位、落实到位。向全省银行机构印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甘肃省分局关于做好外汇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从建立外汇绿色通道、开展网上办公、强化政策宣传、及时反馈情况等方面,指导辖区各银行及时做好外汇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科技赋能,进一步扩大“互联网+外汇服务”范围 切实加大对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相关功能的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引导银行和企业在线申请办理结售汇业务准入、进出口名录登记等外汇行政审批业务,降低了市场主体到外汇局现场办理相关业务的频次。指导银行按照“网上能办理的尽量在线办理”的原则,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在线为客户办理外汇业务,客户外汇业务办理在线率显著提升。 强化沟通,迅速建立24小时在线咨询机制 迅速建立起在线咨询机制,向社会公布外汇咨询电话,全天24小时通过咨询电话、微信工作群和外汇局互联网甘肃省分局子网站等途径,及时解答银行在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个人外汇、资本项目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业务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确保总局出台的各项便利化政策及时宣传解答到位,为市场主体所知所用。 强化反馈,密切跟踪了解外汇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建立外汇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逐日报告制度,督导各银行于每个工作日17:00前反馈本单位外汇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确保一线业务情况为外汇局实时掌握。采取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专题调研疫情对辖区外汇市场影响情况,重点摸排了解疫情对辖区涉外企业进出口、外汇收支等的冲击,做到数据清、情况明,为上级单位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密切配合国家外汇管理局7×24小时全网监测有关外汇支持疫情防控的各类舆情信息,及时处置负面舆情,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主动发声,以外汇支持疫情防控便利化措施为重点,坚持多层次广泛宣传外汇政策,打通了外汇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 聚合力量,积极发起倡议助力疫情阻击战 指导甘肃省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制定了《甘肃省外汇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抗疫情、强服务倡议书》,对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外汇便利化措施、建立快速处理绿色通道、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对外宣传口径等进行了统一明确,形成了各银行防控疫情服务合力。 精准指导,快速办理各项涉外业务 2月3日,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一对公客户从西班牙采购3万多只N95口罩,捐献给甘肃省红十字会用于甘肃省疫情防控,但该客户未办理货物贸易名录登记,无法办理对外付汇。外汇局甘肃省分局坚持特事特办原则,立即指导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启动外汇政策绿色通道,银行迅速组织业务骨干协调解决购付汇业务流程,并主动协助客户准备付汇资料,在客户出具《企业名录登记承诺函》后,以最快的速度为客户顺利办理对外付汇业务,并减免所有手续费,保障了物资的顺利采购,尽早到货用于疫情防控,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赏。 2月3日,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接到辖区某企业电话,该企业与日本供应商取得联系,拟进口一批医用防护口罩,捐赠给医护人员,因货源非常紧张,需要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向日本供应商汇款以作定金。外汇局甘肃省分局得知情况,主动指导该银行开启绿色通道,因该企业暂时未办理货物贸易名录登记,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此笔跨境汇款进行便利化处理,于下午四点将110万日元汇出,最大程度便捷了企业进口防疫物资。2月4日,客户将剩余的927万日元货款通过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营业部顺利汇出,保证了合同的顺利执行。目前该客户采购的医用防护口罩已顺利发货,将为全省防疫工作提供物资援助。 2月5日,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得知某企业拟为甘肃省医疗单位进口一批医用防护口罩,在航空运输上遇到困难后,主动介绍省内某知名物流企业与其对接运输事项。2月11日,企业通过其香港公司与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供应商达成进口协议,下午三点五十,企业提交网银汇款申请,并表示因进口货源非常紧张,需要当天通过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向其香港公司支付预付款,以便香港公司尽早向最终供应商付款提货。但由于近期疫情管控,企业无法进入办公大楼签订合同、盖公章,仅能提供相关业务发票。在向外汇局甘肃省分局汇报后,甘肃省分局指导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对此笔跨境汇款进行便利化处理,先为企业办理汇款业务,相关进口合同等资料后补,同时全额减免汇款手续费。下午四点,100万美元跨境采购款顺利汇出,为企业赢得了进口防疫物资的先机,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外汇局甘肃省分局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外汇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外汇服务顺畅,更好满足企业和个人正常外汇服务需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外汇支持。 2020-02-13/gansu/2020/0213/972.html
-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确保6月1日资本项下外汇管理改革相关政策在本辖区顺利实施,5月29日,张掖市中心支局举办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培训班,辖内5家外汇指定银行的业务骨干、业务主管等15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上,助理调研员焦钢作开班讲话。焦调研就近年来外汇政策改革进行了介绍,对外汇指定银行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切实履行审核职责,妥善处理好自身业务管理与外汇监管要求的关系。二是加强外汇业务培训,确保政策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平稳过渡;三是加强沟通和联系,积极反馈改革新政执行情况。 随后,业务人员就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新政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下放银行办理政策、资本项目信息系统银行端使用方法与操作实务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了此次政策改革后外汇局和银行责任和义务的变化,明确了银行要继续严格按照“展业三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管控,并回答了部分商业银行提出的问题。 现场讲解后,组织银行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了银行端上机实际演练,耐心细致地为银行人员讲解业务办理中系统操作的具体步骤,并调取模拟企业进行业务办理,方便银行人员理解操作流程。培训班上,各岗位人员还就外汇检查、国际收支申报及银行结售汇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强调,现场解答了银行经办人员的各种问题。 各银行表示,此次培训意义重大,今后将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要求,严格按照新政策要求,为企业办好各项业务,保证各项外汇管理政策改革的顺利实施。 2015-06-16/gansu/2015/0616/197.html
-
为引导辖内重点涉外企业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帮助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天水市中心支局深入企业开展走访宣传,并督导外汇银行主动对接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汇率业务服务方案。 一是成立了重点企业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络员制度,由局领导带队先后3次对华天进行了走访和上门宣传,向企业详细介绍了汇率风险管理知识,通过微信及时分享了汇率风险中性管理知识及案例。二是组织华天科技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先后2次参加了省分局组织开展的风险管理视频会议。三是指导2家外汇银行积极向企业推介了套保类业务产品,走访企业,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汇率业务服务方案。 通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宣传,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分别与进出口银行甘肃省分行、中国银行天水分行签约了人民币外汇远期业务,有效缩小了汇率风险敞口。 2022-01-20/gansu/2022/0120/1485.html
-
涉外收付款的数据信息应如何采集填报?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的通知》(汇发〔2022〕22号)附件《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第七条,涉外收付款的数据信息按照采集方式分为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基础信息是指必须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采集的涉外收付款信息,主要包括收/付(汇)款人名称、对方付/收款人名称、主体标识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收/付(汇)款币种及金额等。申报信息是指申报主体通过银行提供的纸质凭证或电子凭证,或“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版填写的信息,主要包括对方付/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及交易附言等。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的填报应按照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 2022-12-06/tianjin/2022/1206/2062.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6月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国家/地区及分居民持有者部门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6月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不含储备资产)10196亿美元。其中,股权类投资6468亿美元,债券类投资3728亿美元。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地区是中国香港、美国、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英国,投资金额分别为4441亿美元、1979亿美元、1187亿美元、705亿美元和272亿美元。2022年6月末,我国持有对外证券资产的部门主要是非金融部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投资金额分别为3715亿美元、3711亿美元和2770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证券投资总额的36%、36%和27%。(完) 2022-12-02/beijing/2022/1202/2011.html
-
2022-12-06http://www.gov.cn/xinwen/2022-12/05/content_5730232.htm
-
2022年10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8470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9190亿元,进口15102亿元,顺差4088亿元;服务贸易出口1806亿元,进口2373亿元,逆差567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599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744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658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472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2年10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2945亿美元,进口2451亿美元,顺差494亿美元。 中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 2022年10月 项目 按人民币计值 (亿元) 按美元计值 (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 3521 494 贷方 20996 2945 借方 -17475 -2451 1.货物贸易差额 4088 573 贷方 19190 2692 借方 -15102 -2118 2.服务贸易差额 -567 -79 贷方 1806 253 借方 -2373 -333 2.1加工服务差额 76 11 贷方 80 11 借方 -4 -1 2.2维护和维修服务差额 14 2 贷方 45 6 借方 -31 -4 2.3运输差额 -266 -37 贷方 667 94 借方 -933 -131 2.4旅行差额 -539 -76 贷方 60 8 借方 -599 -84 2.5建设差额 29 4 贷方 64 9 借方 -36 -5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差额 -65 -9 贷方 12 2 借方 -77 -11 2.7金融服务差额 11 2 贷方 30 4 借方 -19 -3 2.8知识产权使用费差额 -171 -24 贷方 45 6 借方 -216 -30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差额 92 13 贷方 282 40 借方 -190 -27 2.10其他商业服务差额 265 37 贷方 505 71 借方 -240 -34 2.11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差额 -9 -1 贷方 7 1 借方 -16 -2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差额 -3 0 贷方 9 1 借方 -12 -2 注: 1. 本表所称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物和服务口径一致,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交易。月度数据为初步数据,可能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季度数据不一致。 2.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值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3.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是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口径相同。 1.货物贸易: 指经济所有权在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进出口。贷方记录货物出口,借方记录货物进口。货物账户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统计,但与海关统计存在以下主要区别:一是国际收支中的货物只记录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货物(如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等贸易方式的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或出料加工贸易)不纳入货物统计,而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二是计价方面,国际收支统计要求进出口货值均按离岸价格记录,海关出口货值为离岸价格,但进口货值为到岸价格,因此国际收支统计从海关进口货值中调出国际运保费支出,并纳入服务贸易统计;三是补充了海关未统计的转手买卖下的货物净出口数据。 2.服务贸易: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以及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贷方记录我国提供的服务,即服务出口;借方记录我国接受的服务,即服务进口。 2.1加工服务:又称“对他人拥有的实物投入的制造服务”,指货物的所有权没有在所有者和加工方之间发生转移,加工方仅提供加工、装配、包装等服务,并从货物所有者处收取加工服务费用。贷方记录我国居民为非居民拥有的实物提供的加工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加工服务。 2.2维护和维修服务:指居民或非居民向对方所拥有的货物和设备(如船舶、飞机及其他运输工具)提供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维护和维修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维护和维修服务。 2.3运输:指将人和物体从一地点运送至另一地点的过程以及相关辅助和附属服务,以及邮政和邮递服务。贷方记录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借方记录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国际运输、邮政快递等服务。 2.4旅行:指旅行者在其作为非居民的经济体旅行期间消费的物品和购买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非居民以及停留期限不限的非居民留学人员和就医人员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 2.5建设服务:指建筑形式的固定资产的建立、翻修、维修或扩建,工程性质的土地改良、道路、桥梁和水坝等工程建筑,相关的安装、组装、油漆、管道施工、拆迁和工程管理等,以及场地准备、测量和爆破等专项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在经济领土之外提供的建设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在我国经济领土内接受的非居民建设服务。 2.6保险和养老金服务:指各种保险服务,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人寿保险和年金、非人寿保险、再保险、标准化担保服务以及相关辅助服务。 2.7金融服务:指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项目所涉及的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非居民的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 2.8知识产权使用费: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经许可使用无形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和专有权以及经特许安排使用已问世的原作或原型的行为。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使用的非居民知识产权服务。 2.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通信服务以及与计算机数据和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但不包括以电话、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媒介交付的商业服务。贷方记录本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借方记录本国居民接受非居民提供的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 2.10其他商业服务: 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其他类型的服务,包括研发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技术、贸易相关等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其他商业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其他商业服务。 2.11个人、文化娱乐服务: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与个人、文化和娱乐有关的服务交易,包括视听和相关服务(电影、收音机、电视节目和音乐录制品),其他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健康、教育等)。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相关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接受的非居民相关服务。 2.12别处未提及的政府货物和服务:指在其他货物和服务类别中未包括的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和购买的各项货物和服务。贷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提供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借方记录我国居民向非居民购买的别处未涵盖的货物和服务。 2022-12-02/shanghai/2022/1206/1872.html
-
为进一步推进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试点,了解当前新形势下市场主体新动向、新情况,谋划2023年上海外汇管理重点工作。11月28日下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兴亚同志组织召开2022年银行外汇业务座谈会。全市24家大型中外资银行分管外汇业务的副行长,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门负责人、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等8家重点银行就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试点成效、问题建议,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走势,以及当前新形势下行业新变化、市场主体经营动向、资产负债摆布等趋势性变化作了交流发言。关于当前市场形势,银行普遍反映当前银行代客结售汇总体稳定,市场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普遍增强,未出现井喷式购汇潮,但结汇意愿趋弱,持汇观望者趋多;美元加息升值背景下近期银行外汇存贷款规模下降较快,提前偿还外汇贷款增多,企业资产负债摆布趋于选择外汇资产与人民币负债;资本市场南向流出压力较大。关于高水平开放试点,银行建议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的集团型企业能以集团方式普遍适用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扩大试点客户群;降低本外币一体化跨国公司资金池门槛;建立汇银信息交互渠道,便于银行查询企业相关信息,加强事中事后监测等。关于问题建议,银行反映国企受限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限制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规定,应用汇率避险工具较少。 刘兴亚副主任对银行汇报的市场信息及问题建议高度重视,表示会后将甄别研判,及时上报总局,并现场进行了政策辅导和答疑。他指出,在各家银行支持下,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试点所有政策均已落地,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试点推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分局将加大工作力度,优化监管与服务,进一步推进试点,希望各家银行提高政治站位,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试点的重大意义,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把握高水平开放政策带来的业务发展契机,全力开拓市场,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外汇金融服务,推动便利化政策落地,有效支持临港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他也要求银行利用贴近市场的优势,畅通政策传导渠道,积极向外汇局反馈改进外汇管理工作与政策的建议,捕捉跨境资金流动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数据与异常信息,共同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2022-12-02/shanghai/2022/1206/1876.html
-
1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功胜监誓。2022年以来局党组新任命的干部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潘功胜局长强调,外汇局干部职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坚强领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努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于宪法,依法履职,勤勉工作,担当作为,坚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外汇管理工作相结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统筹开放和安全,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高水平开放,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12-02/shanghai/2022/1206/1875.html
-
9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钦州市中心支局联合中国银行钦州分行赴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现场调研中行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支行及广西钦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金融创新政策需求。 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了中行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支行汇报自贸区金融服务的计划和方案,对银行在业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政策需求进行了详实沟通。随后,前往广西钦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座谈,详细询问了企业近期跨境电商业务经营情况、融资需求、存在问题及对自贸区创新政策突破上的需求,并向企业详细介绍“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鼓励中国银行钦州分行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及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的政策框架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企业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便利。 2019-09-10/guangxi/2019/0910/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