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510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536亿元。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085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8757亿元。 按SDR计值,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82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76亿SDR。 按SDR计值,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90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945亿SDR。 按美元计值,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647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63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550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67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3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04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341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163亿美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46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93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02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533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8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267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849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417亿美元。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2023年二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4510 647 482 贷方 2 65929 9397 7007 借方 3 -61418 -8750 -6525 1.A 货物和服务 4 7602 1083 807 贷方 5 60672 8649 6449 借方 6 -53070 -7566 -5641 1.A.a 货物 7 11464 1633 1218 贷方 8 55228 7873 5870 借方 9 -43764 -6240 -4652 1.A.b 服务 10 -3862 -550 -410 贷方 11 5443 776 579 借方 12 -9305 -1326 -989 1.B 初次收入 13 -3311 -467 -349 贷方 14 4625 658 491 借方 15 -7936 -1125 -840 1.C 二次收入 16 219 31 23 贷方 17 632 90 67 借方 18 -413 -59 -44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3536 -504 -376 2.1 资本账户 20 -6 -1 -1 贷方 21 2 0 0 借方 22 -8 -1 -1 2.2 金融账户 23 -3530 -503 -375 资产 24 -2447 -340 -255 负债 25 -1083 -164 -120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2390 -341 -254 2.2.1.1 直接投资 27 -2275 -322 -241 资产 28 -2736 -389 -291 负债 29 461 67 50 2.2.1.2 证券投资 30 -363 -59 -43 资产 31 -983 -143 -106 负债 32 620 84 63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310 -44 -33 资产 34 -230 -32 -24 负债 35 -80 -11 -8 2.2.1.4 其他投资 36 557 84 62 资产 37 2642 387 287 负债 38 -2085 -303 -225 2.2.2 储备资产 39 -1139 -163 -121 3.净误差与遗漏 40 -974 -143 -106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7.《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 目 行次 亿元 亿美元 亿SDR 1. 经常账户 1 10085 1463 1090 贷方 2 126925 18310 13660 借方 3 -116840 -16847 -12570 1.A 货物和服务 4 13265 1910 1425 贷方 5 117054 16888 12599 借方 6 -103789 -14977 -11173 1.A.a 货物 7 20354 2932 2188 贷方 8 105810 15264 11387 借方 9 -85456 -12332 -9200 1.A.b 服务 10 -7090 -1022 -762 贷方 11 11244 1623 1211 借方 12 -18334 -2645 -1974 1.B 初次收入 13 -3768 -533 -399 贷方 14 8454 1218 909 借方 15 -12222 -1751 -1307 1.C 二次收入 16 589 85 63 贷方 17 1417 204 153 借方 18 -828 -119 -89 2. 资本和金融账户 19 -8757 -1267 -945 2.1 资本账户 20 -5 -1 -1 贷方 21 8 1 1 借方 22 -14 -2 -1 2.2 金融账户 23 -8752 -1266 -945 资产 24 -9275 -1338 -1000 负债 25 523 72 55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26 -5872 -849 -634 2.2.1.1 直接投资 27 -4282 -616 -460 资产 28 -6151 -888 -663 负债 29 1870 273 203 2.2.1.2 证券投资 30 -4220 -623 -464 资产 31 -3588 -524 -391 负债 32 -632 -99 -73 2.2.1.3 金融衍生工具 33 -187 -26 -19 资产 34 -175 -24 -18 负债 35 -12 -1 -1 2.2.1.4 其他投资 36 2817 415 309 资产 37 3520 516 383 负债 38 -703 -101 -74 2.2.2 储备资产 39 -2880 -417 -311 3.净误差与遗漏 40 -1328 -195 -145 注: 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季度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人民币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人民币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4.季度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通过当季SDR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得到,季度累计的SDR计值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由单季SDR计值数据累加得到。 5.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6.细项数据请参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站“统计数据”栏目。 7.《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3-10-08/hainan/2023/1008/1869.html
-
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5862亿元人民币(等值24338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6650亿元人民币(等值10608亿美元),占44%;短期外债余额为99212亿元人民币(等值13730亿美元),占56%。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6%。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29144亿元人民币(等值4033亿美元),占17%;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5749亿元人民币(等值796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75622亿元人民币(等值10466亿美元),占43%;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5347亿元人民币(等值9043亿美元),占37%。 从债务工具看,贷款余额为29075亿元人民币(等值4024亿美元),占16%;贸易信贷与预付款余额为26887亿元人民币(等值3721亿美元),占15%;货币与存款余额为38359亿元人民币(等值5309亿美元),占22%;债务证券余额为49060亿元人民币(等值6790亿美元),占28%;特别提款权(SDR)分配为3480亿元人民币(等值481亿美元),占2%;关联公司间贷款债务余额为22238亿元人民币(等值3077亿美元),占13%;其他债务负债余额为6763亿元人民币(等值936亿美元),占4%。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8096亿元人民币(等值10808亿美元),占44%;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7766亿元人民币(等值13530亿美元),占56%。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5%,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2%。 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附 名词解释及相关说明 关于外债期限结构分类。按照期限结构对外债进行分类,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签约期限划分,即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外债为中长期外债,合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外债为短期外债;二是按照剩余期限划分,即在签约期限划分的基础上,将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外债纳入到短期外债中。本新闻稿按签约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是一个较广义的概念,除贸易信贷与预付款外,它还包括为贸易活动提供的其他信贷。从定义上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贸易融资、与贸易有关的短期票据等。其中,贸易信贷与预付款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银行贸易融资是指第三方(如银行)向出口商或进口商提供的与贸易有关的贷款,如外国金融机构或出口信贷机构向买方提供的贷款。 附表:中国2023年6月末按部门划分的外债总额头寸 2023年6月末 2023年6月末 (亿元人民币) (亿美元) 广义政府 29144 4033 短期 1630 226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630 226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27513 3808 SDR分配 0 0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23575 3263 贷款 3938 545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中央银行 5749 796 短期 1975 273 货币与存款 1159 160 债务证券 816 113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0 0 长期 3774 522 SDR分配 3480 482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0 0 贷款 0 0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294 41 其他接受存款公司 75622 10466 短期 60030 8308 货币与存款 37186 5146 债务证券 5083 703 贷款 16389 2268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1371 190 长期 15593 2158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11841 1639 贷款 3666 507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0 0 其他债务负债 85 12 其他部门 43109 5966 短期 30495 4220 货币与存款 14 2 债务证券 121 17 贷款 1750 242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26417 3656 其他债务负债 2193 304 长期 12614 1746 货币与存款 0 0 债务证券 5994 829 贷款 3331 461 贸易信贷与预付款 471 65 其他债务负债 2819 390 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 22238 3078 直接投资企业对直接投资者的债务负债 12004 1661 直接投资者对直接投资企业的债务负债 1301 180 对关联企业的债务负债 8933 1236 外债总额头寸 175862 24338 注:1. 本表按签约期限划分长期、短期外债。 2. 本表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 2023-10-08/hainan/2023/1008/1873.html
-
2023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3670亿美元,对外负债65913亿美元,对外净资产27758亿美元。 在对外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资产28330亿美元,证券投资资产10817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资产202亿美元,其他投资资产20473亿美元,储备资产3384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30%、12%、0.2%、22%和36%;在对外负债中,直接投资负债33840亿美元,证券投资负债17511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负债232亿美元,其他投资负债1432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负债的51%、27%、0.4%和22%。 按SDR计值,2023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70425亿SDR,对外负债49556亿SDR,对外净资产20869亿SDR。 为便于社会各界解读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同时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完) 2023年6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项目 行次 期末头寸 (亿美元) 期末头寸 (亿SDR) 净头寸 1 27758 20869 资产 2 93670 70425 1 直接投资 3 28330 21300 1.1 股权 4 24365 18318 1.2 关联企业债务 5 3966 2982 1.a 金融部门 6 3908 2938 1.1.a 股权 7 3677 2765 1.2.a 关联企业债务 8 230 173 1.b 非金融部门 9 24423 18362 1.1.b 股权 10 20687 15553 1.2.b 关联企业债务 11 3736 2809 2 证券投资 12 10817 8133 2.1 股权 13 6063 4558 2.2 债券 14 4754 3574 3 金融衍生工具 15 202 152 4 其他投资 16 20473 15392 4.1 其他股权 17 98 73 4.2 货币和存款 18 4761 3580 4.3 贷款 19 8256 6207 4.4 保险和养老金 20 269 202 4.5 贸易信贷 21 6112 4595 4.6 其他 22 976 734 5 储备资产 23 33849 25449 5.1 货币黄金 24 1299 977 5.2 特别提款权 25 521 392 5.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26 97 73 5.4 外汇储备 27 31930 24006 5.5 其他储备资产 28 1 1 负债 29 65913 49556 1 直接投资 30 33840 25442 1.1 股权 31 30643 23039 1.2 关联企业债务 32 3197 2404 1.a 金融部门 33 1925 1447 1.1.a 股权 34 1704 1281 1.2.a 关联企业债务 35 221 166 1.b 非金融部门 36 31915 23995 1.1.b 股权 37 28939 21758 1.2.b 关联企业债务 38 2976 2238 2 证券投资 39 17511 13166 2.1 股权 40 11350 8533 2.2 债券 41 6161 4632 3 金融衍生工具 42 232 174 4 其他投资 43 14329 10773 4.1 其他股权 44 0 0 4.2 货币和存款 45 5295 3981 4.3 贷款 46 3927 2952 4.4 保险和养老金 47 267 201 4.5 贸易信贷 48 3721 2798 4.6 其他 49 638 480 4.7 特别提款权 50 482 362 说明: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3.SDR计值的数据,是由当季以美元计值的数据通过SDR兑美元季末汇率折算得到。 4.《国际投资头寸表》采用修订机制,最新数据以“统计数据”栏目中的数据为准。 2023-10-08/hainan/2023/1008/1870.html
-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6月末中国外债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3年二季度我国外债情况如何? 答:2023年二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有所下降,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338亿美元,较2023年3月末下降571亿美元,降幅2%。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4%,较2023年3月末下降1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4%,与2023年3月末持平。 问: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债形势? 答:外债规模下降主要受汇率折算因素影响。2023年二季度,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545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贡献度为95%。 预计未来我国外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接近尾声,相关外溢影响将有所缓和。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经济将持续恢复向好,外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 2023-10-08/hainan/2023/1008/1874.html
-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融合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澳门金融管理局决定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一是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二是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新增符合要求的证券公司作为参与主体,为“南向通”“北向通”个人客户提供投资产品及相关服务。三是扩大“南向通”“北向通”合格投资产品范围,更好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投资需求。四是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五是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引导金融机构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下一步,内地和港澳金融管理部门将修订完善相关实施细则或业务指引,推动各项举措尽早实施。同时,根据试点情况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稳妥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大湾区建设。(完) 2023-10-08/hainan/2023/1008/1872.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51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450亿美元,降幅为1.42%。 2023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2023-10-08/hainan/2023/1008/1875.html
-
2023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0160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9280亿元,进口15434亿元,顺差3846亿元;服务贸易出口1871亿元,进口3575亿元,逆差1705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609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1524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921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574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3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2949亿美元,进口2650亿美元,顺差299亿美元。(完) 2023-10-08/hainan/2023/1008/1871.html
-
为全面贯彻2023年下半年四川省外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分局下半年各项工作部署,绵阳市分局打造特色工作品牌,建立汇银联动机制、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在全辖组织实施“聚汇绵州”工程。该工程聚焦“广、惠、专、细、严、实”六个方面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是聚焦“广”,扩大便利化政策宣传引导覆盖面,引导市场主体获取全面、及时、准确的外汇政策;二是聚焦“惠”,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增强市场主体便利化政策获得感;三是聚焦“专”,建立“三个清单”、推动“两个转化”,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和银行汇率避险服务能力;四是聚焦“细”,加强外汇网点和人员能力建设,夯实金融机构跨境业务发展基础;五是聚焦“严”,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辖区外汇市场健康稳健运行;六是聚焦“实”,加强外汇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推进外汇工具和服务多样化创新,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优质跨境结算和投融资服务。 2023-10-09/sichuan/2023/1009/2326.html
-
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管理办法》时,分局如何对申报主体实行特殊处理措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管理办法》(津汇发〔2022〕90号印发)第八条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对银行上报的《机构申报主体逾期未申报明细表》核实无误后,对应予执行特殊处理措施的申报主体下发《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执行通知书(机构版)》,并向辖内银行下发《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不申报、不解付”特殊处理措施执行通知书(银行版)》。 2023-10-09/tianjin/2023/0919/227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8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6.4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69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4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48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23.0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21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9.60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34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6.85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35万亿美元)。 2023年1-8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73.7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4.83万亿美元)。 2023-10-09/xiamen/2023/1009/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