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宝鸡市分局了解到,针对县域企业外汇服务不足的问题,该局在我市7个县区的10家县域银行网点设立了县域外汇业务“直连点”,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助推辖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设立县域外汇业务‘直连点’,主要是为了降低县域企业办理外汇业务成本,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的政策答疑和优质的跨境金融服务。” 外汇局宝鸡市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县域银行有效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辖区经济发展,他们建立了外汇局、市级金融机构、县域金融机构三级联动的外汇直联服务机制,通过建立直联服务平台、畅通沟通协调机制、特殊业务处置机制等举措,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外汇业务诉求的回应及问题解决的力度。 外汇业务“直连点”的建立,搭建起了外汇分局与县域网点直接联系的“桥梁”,使外汇政策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县域公众获悉、掌握,实现快速落地。同时,县域银行网点在走访服务中发现企业外贸业务面临的问题,或者在办理外贸业务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都可与外汇分局对接沟通,外汇分局也会不定期开展上门政策辅导业务,确保外汇政策在县域落地“不走样”,让县域企业也能够充分享受到各种外汇政策红利。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宝鸡市分行眉县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扶风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眉县支行等10家县域银行网点设立了县域外汇业务“直连点”。与此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宝鸡市分局还同步开通了服务企业热线电话,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政策咨询服务,有效实现了“咨询零障碍、诉求不过夜”的精准服务目标。 (转载宝鸡日报) 2025-09-12/shaanxi/2025/0912/2203.html
-
9月4日,外汇局铜仁市分局联合工商银行铜仁分行、铜仁市商务局,举办“政策护航外贸出海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政策宣讲会,邀请全市近40家重点外贸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宣讲会上,铜仁市分局向企业详细介绍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便利化试点政策,让企业清晰了解如何更便捷开展跨境贸易和融资,降低财务成本。同时,深入讲解汇率避险政策,引导企业从长期稳定经营角度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参会企业代表们表示收获颇丰,不仅理顺了国际业务的思路,更增强了发展外贸业务的信心和能力。 2025-09-08/guizhou/2025/0908/1803.html
-
2025年9月5日,玉林市分局杨丽副行长带队,对邮政储蓄银行玉林市分行优化外籍来玉人员用汇支付服务,以及玉林宾馆外币代兑点外币兑换服务工作开展走访督导。重点查看邮政储蓄银行玉林市分行货币兑换标识张贴、兑换外币现钞流程、外语版个人外汇业务办理指南摆放等情况,查看玉林宾馆外币代兑点挂牌、汇率更新、外币兑换单证及流程等情况,并对相关银行和酒店优化外汇支付服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确保外汇业务银行和外币代兑点以最优服务满足外籍来玉人员货币兑换和支付需求。 2025-09-12/guangxi/2025/0912/3255.html
-
9月3日,贵州省分局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观看过程中,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切感受国家发展与成就,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2025-09-05/guizhou/2025/0905/1802.html
-
8月29日,外汇局遵义市分局联合招商银行遵义分行深入某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便利化政策实施情况,听取企业诉求,宣导汇率风险管理中性理念,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 2025-09-03/guizhou/2025/0903/1801.html
-
为进一步推动外汇管理政策落地见效,2025年9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商洛市分局赴中国建设银行商洛分行开展政策执行情况专项调研督导。 调研组一行重点关注银行机构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实效,指导银行机构通过精准宣传、产品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等务实举措,引导企业牢固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灵活运用外汇衍生品工具管理汇率风险,切实为涉外经营主体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商洛市分局将继续强化专项调研督导工作,持续提升辖区外汇管理和服务效能。 2025-09-12/shaanxi/2025/0912/2204.html
-
8月29日,毕节市分局联合工商银行大方支行“汇初心外汇服务站”开展县域特色农业产业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两家特色农业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听取企业对出口结算等外汇业务的意见诉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内销提质、出口增效。 2025-09-12/guizhou/2025/0912/1804.html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四川、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试点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且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同时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更好统筹开放与安全,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22/xizang/2025/0822/1482.html
-
2025-09-0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8/content_7038275.htm
-
2025-09-0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8/content_7038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