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SAFE) has recently released data on foreign exchange settlement and sales by banks as well as cross-border receipts and payments by non-banking sectors in May 2022. The SAFE Deputy Administrator and Press Spokesperson Wang Chunying answered media questions o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ceipts and payments of May 2022. Q: Could you brief us o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ceipts and payments in May 2022? A: China's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were generally stable, and foreign exchange settlement and sales by banks as well as cross-border receipts and payments by non-banking sectors both maintained a surplus. First, the foreign exchange settlement and sales by banks continued to record a surplus, which stood at USD 1.5 billion in May. Taking into account of factors like forward settlement and sale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option trading,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domestic foreign exchange were basically in balance. Second, an overall net inflow has also been shown in the foreign-related receipts and payments. In May, the foreign-related receipts and payments by non-banking sectors, including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posted a surplus of USD 7.7 billion. Third, the siz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remained basically stable. As of the end of May,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stood at USD 3.1278 trillion, up by USD 8.1 billion from the end of April. Net inflows of cross-border capital related to the real economy, such as trade in goods and direct investment, remained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which continued to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stabilizing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In May, the cross-border trade surplus in goods was USD 38.3 billion, up by 97% year on year. The surplus of cross-border direct investment was USD 5.5 billion, broadly unchanged from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As a result of the global COVID-19 pandemic and other factors, the foreign trade deficit in services registered USD 2.8 billion, still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The profit remittance of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increased seasonally, and the scale wa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ame period of the previous year.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unstable and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ut China has effectively coordinate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s achieved phased results,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stabilize economic growth continue to be effective, and the momentum of economic recovery is accelerating, which will help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balance of payments continue to operate smoothly. 2022-06-15/en/2022/0615/1970.html
-
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2022年3月末) 2022-06-27/qingdao/2022/0627/2176.html
-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开发网络外汇交易平台,非法组织“网络炒汇”活动,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诈骗投资者资金。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通过制作动画视频形式,介绍网络炒汇警示案例,揭示网络炒汇的危害,提高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谨防因交易违法造成财产损失。 .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再次提醒广大市民,一切网络炒汇平台在我国境内均不合法,组织者被追究法律责任,参与者不受法律保护。请社会公众充分认识从事外汇按金活动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2022-06-28/guangdong/2022/0628/2327.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执法证》信息表 2022-06-15/qingdao/2022/0615/2178.html
-
2022-06-28http://www.gov.cn/xinwen/2022-06/28/content_5698091.htm
-
江苏南通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基地,有1200多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021年出口额近490亿元人民币,接近全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量的15%。今年以来,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引导南通地区各银行为92家纺织服装外贸企业提供了远期结售汇、期权等汇率避险产品,相关外汇套保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32%,助力纺织服装企业节约资金成本,提升了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 “面对面”让沟通更顺畅 “第一次尝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用的还是网银,提前保证了我的出口收益,方便又安心。”南通远吉织染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姜女士说。姜女士是2021年下半年在外汇局江苏省分局统一部署的“汇率避险户户行”活动中第一次知道“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这些名词和概念。作为一家小微型纺织染整企业,该企业生产的染色布料主要出口至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收汇多以美元结算,2021年企业年出口额约1500万美元。招商银行南通分行通过走访了解到该企业利润并不高,一般美元收汇后靠自我判断汇率走势,确定结汇时点,从未在银行办理过外汇衍生品,所以受汇率波动影响出现了一定的汇兑损失,企业负责人对此非常焦虑。经过当地外汇局的政策引导和银行面对面的讲解,该企业负责人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功能有了清晰的理解,也基本掌握了网银线上操作的方法。 今年4月初,一轮新冠疫情突袭南通,企业、银行等均受到影响。由于前期银企对接顺畅,4月11日,上述企业财务人员通过线上操作完成了首笔远期锁汇,签约金额100万美元,期限31天,锁定后续结汇汇率。5月12日,首笔业务到期,企业财务人员又熟练地在线上完成了交割操作,在汇率波动较大的周期内,锁定了风险,也获得了既定收益。首次试水成功,让企业切身感受到了线上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的便利性,也尝到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的“甜头”。5月5日、17日,该公司相继办理了两笔远期套保业务,签约金额合计160万美元。 解决企业“不好做”“做不好”问题 自2021年11月起,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强化供给,产品优化”专项行动,针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不好做”“做不好”的问题,激励金融机构从优化交易流程、强化创新产品、加大渠道供给等方向着手,通过缩短交易环节、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定制化汇率服务方案、开发并完善线上交易渠道等多种方式,持续撬动更多资源优化服务,综合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质量和便利性,让众多涉外主体获益良多。 “以前,我们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可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南通锦一丰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生说。该企业是一家主要经营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的小微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欧美。近年来,尽管企业的主营业务持续增长,但随着原材料、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的利润率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叠加汇兑损失,企业经营利润受到一定侵蚀,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现实困难。避险需求虽然迫切,但面对完全陌生的外汇衍生品领域,企业一度望而却步。 在获知企业困境后,当地外汇局联手中国银行南通分行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根据企业实际量身定制专项产品方案,协助企业做好汇率风险管理。通过汇银联动服务,该企业对于套期保值业务从一开始的“不会办”“不敢办”,到如今能自主结合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套期保值策略,合理运用远期、期权等多种套期保值避险工具。据测算,2020年至今,与即期结汇相比,该企业通过外汇套保业务减少汇兑损失约130万元。 专项授信解燃眉之急 “银行给我批了衍生品专项额度,免了我的保证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作为外汇局江苏省分局2021年至2022年组织开展的“精准扶持、减费惠企”专项行动的受益者,南通冠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该企业是一家主要从事鞋帽、纺织服装、床上用品生产销售的外贸型小微企业,为避免汇兑损失风险,非常希望开办外汇衍生品业务。由于该企业多年经营稳定,日常并无融资需求,也不是银行的授信客户,按照惯例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需要缴纳相应的保证金,而这会增加企业资金占用。 2021年下半年,工商银行南通分行在了解该企业的实际需求后,积极响应外汇局江苏省分局“精准扶持、减费惠企”专项行动要求,对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该企业核定衍生品专项授信200万元,免去了办理套保产品需缴纳保证金的要求,推动企业办理了800万美元套期保值业务,既确保了未来收汇的收益,还节省了168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占用。2022年以来,通过专项授信的扶持,该企业在工行累计办理远期锁汇2870万美元,实际减少了471万元保证金的资金占用成本。 定制化服务提升企业避险能力 “银行提供的服务中最吸引我的,是关于汇率走势、敞口变化和产品设计相结合的定制化服务,有定制才有增值。”江苏三润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景女士说。作为一家从事纺织外贸多年的成熟企业,企业对外汇衍生品并不陌生和抵触,但由于往年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较小,导致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意识不强。在外汇局江苏省分局组织开展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进阶活动”中,中国银行南通分行成立了专业的汇率风险服务团队,结合企业出口业务历史数据,分析企业在手订单、年度海外业务计划、出口结汇需求等信息,发现企业持有的美元、日元敞口较大,在汇率弹性加大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可能对经营产生显著影响。在此情况下,中国银行南通分行及时设计了多套外汇衍生品锁定汇率风险方案,并定期将上述方案结合即期市场价格进行回顾,与企业一起梳理和分析汇率风险管理对利润的影响。除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外,中国银行南通分行还通过银企对接会、汇率中性风险管理沙龙、专家现场讲解等形式,进一步帮助企业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水平,提升企业风险识别能力。 受益于银行的定制化服务,今年以来,该企业开展的外汇套保业务品种更加丰富,业务规模和套保比率稳步提升,2022年一季度共办理外汇套保近6000万美元,同比增幅达30%。据测算,2020年至今,与即期结汇相比,该企业通过外汇套保业务降低汇兑损失约2290万元。 2022-06-28/jiangsu/2022/0628/848.html
-
受国内外疫情、国际航运等因素影响,广州地区不少外贸外资企业面临订单、资金、运输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广州金融机构在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的指导下,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外汇管理领域改革举措,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化外汇服务,落实好各项外汇试点政策,帮助外贸外资企业减负增效,助力广州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政策提质扩面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推出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简化了相关业务审核流程,减少了企业纸质单据的流转,提升了企业资金运营效率。在政策加持下,银行机构为优质外贸企业实施更加便利的贸易收支措施,切实为企业降成本、提质效。截至2022年5月末,累计为广州地区试点企业办理便利化收支业务7.54万笔,金额合计407.9亿美元。 中国银行广州分行致力于让更多外贸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红利。2022年1-4月,累计办理货物贸易便利化业务超7亿美元、服务贸易便利化业务约3亿美元。通过积极拓展线上服务渠道,助力外贸企业足不出户办理业务,1-4月,累计为约1600户企业办理网银渠道结汇业务近30亿美元;运用“广采通”系统为市场采购主体办理收汇业务约1.3亿美元,进一步降低企业脚底成本。 ——提升贸易新业态金融服务水平 银行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精准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贸易融资。截至2022年4月末,广州地区银行机构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181家外贸企业办理贸易融资业务2315笔,融资金额折合19.6亿美元。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主动对接跨境电商平台、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平台,利用“Easy汇”“Easy证”“Easy贷”等产品,提供多渠道支持、一键批量汇款、资金自动入账、线上开立信用证等便利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以往小微电商在跨境平台做生意存在的融资难、回款慢、手续费高、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为普惠小微外贸企业搭建跨境金融新桥梁。 浦发银行广州分行针对已建成、具备一定交易规模的综合型(含三方支付牌照)、自营型、撮合型的互联网跨境电商平台及平台上的客户,搭建以供应链“N+1+N”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电商平台综合服务体系,提供账户管理、跨境收付、结售汇、在线融资等线上服务,目前已有100户跨境电商企业注册,实现电商资金收款约3900万美元。 ——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率先在全国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出13项外汇改革和便利化措施,支持广州南沙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政策宣讲、企业业务辅导等形式推动多项试点措施顺利落地实施,截至2022年4月末,已累计办理试点业务705笔,交易金额10.31亿美元。 广东省银行自律机制出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展业自律指引,优化事后监管机制,营造“越诚信越便利”的营商环境。指导辖内银行开展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推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截至2022年4月末,广州市共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业务156笔,签约金额折合159.41亿美元,累计提款折合53.49亿美元,便利企业开展跨境融资。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继续扩大资本项目开放,积极推动私募股权双向跨境投融资试点(即QDLP和QFLP)。QDLP首批试点额度50亿美元,已有1家企业取得QDLP试点资格。QFLP试点已获批在南沙自贸区开展,外汇局广东省分局配合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于近日制定了试点实施细则,目前已有1家企业提交试点申请。 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升级跨境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业务办理便捷化。在疫情期间,通过电子邮件形式为4家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金额共104.3亿美元;为企业办理简化单证审核的疫情捐赠收入业务共14笔,累计金额为25.69万美元;为企业办理简化单证审核的疫情捐赠支出业务共6笔,累计金额160.32万美元,极大便利了企业开展跨境业务。 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实现资本项目数字化,为企业的资本金入账、出资入账登记、结汇和境内支付提供全流程线上化服务。2022年以来,已为多家企业提供了FDI资本金服务,全流程用时由5-8天压缩到1-2天。 ——积极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开展“风险中性传万企、外汇套保解难题”主题宣传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企业进行分类培训、“一对一”辅导,积极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督促银行及时响应企业汇率避险需求,积极采取减费让利、专项授信、线上办理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的外汇套保服务。2022年4月,广州地区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合计37亿美元,同比增长91.7%,企业套保比率为27.8%,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广州分行扎实推进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各项工作,通过多渠道开展对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宣教工作,多平台进行汇率风险中性宣传,引导企业灵活运用汇率避险工具,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2022年1-4月,为191户企业办理结售汇衍生套保业务14.44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164.3%。 农业银行广州分行加强套保政策宣导,助力实体企业汇率避险,履约口径套保比例达26.7%,较年初提高8.5个百分点,已对三百余家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向近千家企业提供每日外汇市场动态,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中性意识。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微信公众号) 2022-06-29/guangdong/2022/0629/2329.html
-
市各银行: 为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对原《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关于开展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深外管〔2021〕25号文印发,以下简称原《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指导意见》同时废止。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我局反馈。联系电话:(0755)25590240转136、233。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关于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关于开展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指导意见(2022年版)》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 2022年6月24日 2022-06-24/shenzhen/2022/0624/1218.html
-
6月22日,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外汇局苏州市中心支局召开助企纾困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外汇管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及成效。新华日报、苏报融媒、苏州电视台、苏州新闻广播、城市商报等媒体受邀参加。 会上,中心支局解读了贸易便利化试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银行机构代表介绍货物贸易便利化试点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中心支局就热点问题与媒体进行了交流。 今年以来,中心支局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融资便利程度,助力稳外资外贸。截至5月末,全辖已落地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5万多笔,合计金额超320亿美元;全市22家银行为121家企业累计办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6629笔,金额19.9亿美元;累计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48.71亿美元,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累计申请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额度4394.6万美元。 下一步,中心支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好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引导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助力全市外资外贸平稳发展。 2022-06-28/jiangsu/2022/0628/847.html
-
问:持有台胞证的非居民将涉外收款结汇后给其投资的外资企业工人发工资,涉外收款应如何申报? 答;非居民的境内账户从境外收款,应申报在“822030其他投资—负债—境外存入款项”项下。非居民个人结汇后,若将结汇后人民币先转入外资企业账户再支付,则外资企业申报在“622021直接投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接受境外母公司的贷款及其他往来”项下;若结汇后直接支付给工人,则境内非居民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居民个人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不做申报。 2022-06-28/tianjin/2022/0628/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