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6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6/content_6955578.htm
-
近日,经外汇局林芝市分局现场验收,授予中国银行林芝分行“个人外汇业务重点服务网点”,成为林芝市首家个人外汇业务重点服务网点,标志着林芝市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保障体系迈上新台阶。 升级支付环境,涉外服务更贴心。对照《林芝市银行标杆示范网点达标标准》,外汇局林芝市分局指导中国银行林芝分行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实现国内国际无缝对接”为目标,主动开展“适外性”改造,显著位置张贴货币兑换标示,推进即时翻译机、外卡取现ATM机、外币验钞机等软硬件改造,升级智能机具的中英文字幕、语音提示等功能,支持银联、VISA、万事达、JCB等国际卡组织的银行卡受理,提升境外来华人士在藏支付的便利程度和友好体验。 优化业务流程,支付用汇更便捷。网点设置个人外汇业务办理快速通道,提供外语一站式窗口服务,摆放通俗易懂的中英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指南、个人外汇业务办理指南。在风险为本的原则下,简化外籍入藏人士开户资料、优化审核流程、缩短开户时间,切实提升境外人员开户便捷性。保障现钞兑换与使用无障碍,提供多币种现钞结售汇服务,截至5月末,个人购汇同比增长7.41倍,个人结汇同比增长1.93倍。 强化现金兜底,现金服务更优质。外汇局林芝市分局指导中国银行林芝分行合理储备美元、英镑、欧元、港币、卢比等常见币种的外币现钞,大小面值按4:1合理配比,客户持护照等有效证件即可办理外币兑换。网点开设“零钱包兑换窗口”,采用标准化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外籍人士零钱兑换需求。 2024-06-06/xizang/2024/0606/1293.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汇发〔2024〕11号)于6月1日正式实施,为推动名录登记工作顺利过渡,5月30日,岳阳市分局就名录登记改革衔接工作开展外汇指定银行专题业务培训,15家外汇指定银行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近50人参会。 会上,岳阳市分局重点宣讲名录登记系统(银行端)操作流程以及名录登记申请表填报要点,并针对名录登记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求银行压实主体责任认真学习外汇局发布的政策问答、操作视频和系统使用手册,尽快熟悉名录登记业务办理流程;二是及时配置业务权限,内部做好上下协调沟通,确保营业首日能够及时受理业务,在业务办理中按照“首问负责”的原则,做好对企业的政策解释和指导,拒绝推诿甩锅和拒绝受理行为,如遇疑难问题及时向外汇局报告;三是银行完善名录登记业务办理的制度,明确名录登记下放不是取消名录,先查名录再办收支;四是要求银行准确录入企业信息,外汇局将定期抽查银行名录信息录入情况,名录信息录入质量将纳入银行数据质量考核。 通过此次培训,指导银行辅导企业做好名录登记工作,提升辖内外汇服务水平。与会人员表示本次宣讲会内容对银行办理名录登记业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2024-06-05/hunan/2024/0605/2501.html
-
为全面提升服务企业“走出去”水平,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5月29日,株洲市税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优化办、株洲海关、市贸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株洲市分局等七部门联合举办“税路通·湘连企”跨境政策宣讲活动。株洲市分局副局长郑桂华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走出去”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加活动。 七部门代表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国家实验大楼共同签署《共同促进株洲市涉外经济发展服务承诺书》。七部门将在联合开展政策宣传、实施首问责任制、部门信息共享支持、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等方面全面深化协作,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 会上,株洲市分局就汇率避险政策进行了解读,其余六部门业务骨干就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外贸和跨境电商政策、涉外商事法律、出口退税政策等内容开展重点解读,帮助株洲涉外企业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2024-06-03/hunan/2024/0531/2496.html
-
为积极做好贸易外汇业务管理名录登记改革衔接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辖内业务顺利过渡,5月24日,郴州市分局组织召开全市贸易外汇业务管理名录登记改革工作推进会。陈海彦副局长、辖内14家外汇指定银行主管行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外汇管理科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郴州市分局宣讲了《郴州市分局名录登记改革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和步骤,提示了相关注意事项。参会人员围绕名录登记改革工作存在的疑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陈海彦副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名录登记改革工作。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要加强与外汇局沟通汇报,积极准备,确保改革工作落实落地。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确保各项业务顺利运行。四是外汇局要加强指导督查,确保不发生舆情风险。 2024-05-27/hunan/2024/0527/2490.html
-
为进一步优化境外来娄人员支付环境,满足多元化的货币兑换需求,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娄底市分局的大力推动下,2024年5月23日,娄底市首家银行授权外币代兑机构正式揭牌运营。 本次外币代兑机构由中国银行娄底分行授权设立,中行娄底分行与娄底市四一八华天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一八华天大酒店”)签订合作协议,经中行省分行批准,娄底外汇局备案,授权四一八华天大酒店成为该行首家外币代兑机构。外币代兑机构的正式运营,将为境外来娄人员打造一站式支付体验,客户无需到银行网点,在酒店即可完成外币现钞兑换服务,有效拓宽了全市个人外币业务服务渠道,提升了境外来娄人员用汇便利。 2024-05-27/hunan/2024/0527/2489.html
-
为推动名录登记改革,根据省分局工作部署,岳阳市分局成立名录登记改革小组,并制定名录登记改革业务应急方案。2024年6月1日,岳阳市分局改革工作小组到中国银行岳阳分行、交通银行岳阳分行开展现场督导,现场耐心指导企业填写《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申请表》,针对首笔落地业务“手把手”指导银行名录登记操作,尤其针对《申请表》的审核要求、系统操作注意事项、应急预案等做了重点提示,指导中国银行岳阳分行、交通银行岳阳分行分别成功为2家企业成功办理了名录登记。 企业反映,就近在银行办理对公开户业务的同时直接办理名录登记,无需前往外汇局办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脚底成本,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2024-06-05/hunan/2024/0605/2502.html
-
2024年5月27日,邵阳市分局组织召开全市经常项目政策宣讲暨名录登记改革业务操作培训会,全市13家外汇指定银行对公业务部门负责人及56个开通外汇对公业务权限的银行网点经办人员参会。 会上,邵阳市分局对近期总局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对重点工作名录登记改革业务进行了详细部署安排,并为到会人员开展了名录登记业务具体的实操培训;最后,对银行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名录登记改革平稳过渡。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贸易名录登记改革业务的工作部署,推动邵阳辖区内企业名录登记业务改革平稳进行,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 2024-05-29/hunan/2024/0529/2494.html
-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8亿美元,较3月末下降448亿美元,降幅为1.38%。 2024年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4-06-06/jilin/2024/0605/2296.html
-
作者 | 温信祥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局长 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窗口。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使命任务,也是深圳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在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总局)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聚焦全面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率先探索多门类、多品种的跨境支付方式,围绕“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打出“刷卡+现金+数字人民币+移动支付”组合拳,助力深圳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持续便利外籍人员在深支付。 供需协同联动 构建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立体化工作机制 2024年以来,随着中外人员来往更加密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需求更加凸显。围绕总行、总局工作部署,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将优化支付服务作为“一号工程”全力以赴抓落实,通过深入调研、健全机制、加大宣传、强化督导等工作举措,加强供需协同联动,全方位、立体化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 一是调研摸底,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堵点难点。深入国际卡组织、收单机构、商户等支付关键节点,以及机场口岸、公共交通、热点商圈等支付高频场所开展现场调研,摸清外籍来深人员结构和支付需求。围绕调研中发现的堵点难点,针对性研究解决方案:4次会同40余个政府部门、银行、支付机构和企业召开工作推进会;9次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现场座谈,掌握一线情况,研讨工作思路。 二是出台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表。围绕外籍来华人员支付环节的堵点难点,研究制定“一二三四”工作方案——聚焦机场、口岸等外籍人员来华“第一站”,抓住重点银行和支付机构“两主体”,畅通卡、码、币“三条路”,重点优化购物消费、酒店住宿、交通工具、旅游景点“四条线”。同时,推动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打造全域支付示范区的工作方案》,针对境外银行卡受理、移动支付、账户服务、现钞支付、数字人民币等11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理顺各部门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表,推动全市各部门、各区齐抓共管、协同发力。 三是分工推进,构建央地协同工作格局。组建三大工作专班——政府层面联合专班、分局层面攻坚专班、金融机构行动专班,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倒排工期、细化措施,系统性推进工作。建立“周报告+周例会”工作机制,每周报送工作周报,每周召开例会部署落实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紧抓落实、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四是强化宣传,多渠道加强正面发声。其一,在机场、口岸等外籍人员来深“第一站”设立10余个便民金融服务点,打造一站式外汇服务体验区,围绕境外来深人员跨境支付政策等提供现场咨询服务,投放多语种《境外来深人员支付指南》超8万份。其二,开展“2024深圳国际支付季”发布活动,现场发布四项便民支付成果。其三,组织重点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案例宣传近4800篇;组建涵盖21家银行、250余人的个人外汇专家团队,举办个人外汇宣传月活动。其四,围绕购物消费、酒店住宿、交通工具、旅游景点“四条线”,邀请媒体实地体验便利支付服务并开展报道20余篇,加强正面引导。 五是强化督导,持续开展巡查暗访。其一,建立银行金融服务定点监测机制。聚焦机场口岸、重点商圈等附近的181个重点银行网点开展巡查暗访,指导口岸附近银行动态补齐业务供给,推动排队等候时长缩短30%—50%。其二,建立“蓝马甲在行动”工作机制。组织12家单位建立120余人的“优化支付服务巡检队”,通过“巡检-反馈-优化-核实”的闭环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截至2024年4月15日,优化支付服务巡检队已巡检深圳50个商圈、2万余家商户,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和处理。其三,建立季度个人外汇业务明查暗访机制,实现全市1598家银行网点首轮暗访全覆盖,新抽查与“回头看”相结合,集中督导与个别约谈相配合,推动银行外汇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卡、码、币、包”全面突破 支付服务成效初显 夯实“币”路,加快构建多层次现钞服务网络 一是完善外币兑换和外卡支取人民币设施建设。推动沙头角口岸以及热点商圈附近的4家银行网点申请结售汇业务资质。指导辖内6家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以下简称兑换特许机构)网点完成经营迁址。截至2024年4月15日,全市共有兑换特许机构在营网点32家,实现对口岸、机场、码头等外籍来华人士入境“第一站”的全覆盖。优化全市22家五星级酒店以及12家四星级酒店周边外币兑换环境,通过增设外币兑换点、外币自助兑换设备以及联动现有银行网点、ATM机等举措,打造星级酒店便民外币兑换网络,基本实现星级酒店500米范围内可进行外币兑换。截至2024年4月15日,全市共有1590个银行网点可受理外币兑换,支持外卡支取人民币的ATM机数量达3774台,较今年2月末增加214台。 二是创新开展标准化“零钱包”兑换服务。截至2024年4月15日,组织全市1708个银行网点、31个外币兑换点累计兑换零钱包26.35万个,组织13家银行与62家出租车公司结对,累计兑换零钱包2.74万个,保障外籍来华人员“有零可找”。 三是进一步优化外币兑换指引。在“鹏城易汇跨境政策直通车”小程序上线“我要换汇”中英文服务模块,制作深圳市外汇兑换服务网点电子地图,指导兑换特许机构入驻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在“深圳口岸发布”微信公众号和“i口岸”微信小程序发布口岸区域兑换网点地址、兑换币种信息,便利外籍来华人员“精准换汇”。 优化“码”路,推动扫码支付更加便捷 2023年以来,为做好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的支付服务保障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开展多次研讨和部署动员,推动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上线“外卡内绑”——外籍来华人员使用境外银行卡绑定微信在境内扫码支付,现已基本涵盖医疗教育、餐饮商超、机酒票务、即时消费平台等民生类商户。“外卡内绑”功能上线以来,绑定微信支付的护照用户数量和交易量齐升,3月新绑卡用户数环比上升87%,日均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分别环比上升76%、130%。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指导财付通进一步扩大“外卡内绑”服务范围,支持特定场景支付需求,动态调整交易限额并实行差异化管理。 一是积极回应民生诉求,支持小额生活场景消费。支持微信“外卡内绑”扩大服务范围,开放路边摊、出租车等小微商户和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收款。截至2024年4月15日,微信“外卡内绑”个体经营商户交易金额与交易笔数均居前列,外籍人士可在小商店、路边摊等场景便捷支付,外籍消费者在该类场景消费数百万笔。 二是聚焦重点民生领域,支持特定场景支付需求。围绕航空机票、旅游、酒店、教育、医疗、公共事务等重点民生领域,制定可信优质商户“白名单”,支持“外卡内绑”用户开展基于真实需求的民生类消费。截至2024年4月15日,微信“外卡内绑”已开放优质“白名单”商户466家,外籍消费者在该类商户累计消费数十万笔。 三是指导支付机构动态调整交易限额并实行差异化管理。指导财付通提升“外卡内绑”业务交易限额,并对交易额度动态调整和差异化管理。支持财付通上线免采集身份信息试点,用户只需提交简单信息,就可以直接绑定支付,进一步便利外籍来华人员消费支付。上述举措落地后,微信“外卡内绑”服务用户数持续增长,在3月份保持高水平增长的基础上,4月份日均新增“简化绑卡数”较3月份接近翻倍。 拓宽“卡”路,持续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 打造“便利支付示范商圈”,在商圈试点《重点商圈应急兜底支付网格员方案》,为中小商户统一配备外卡受理终端,提升外卡受理覆盖面。截至2024年4月15日,深圳可受理外卡的POS机数量达4.5万台,重点商户可受理外卡率提高至90%,来深“第一站”机场商圈基本实现外卡刷卡全覆盖。 开辟“包”路,便利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一卡通行 202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数字人民币的载体,外籍来华人员可凭护照等有效身份证件免费申领)自助发卡机,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了支付新选择。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度,深圳开展“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支持全市超3.6万部终端设备、100余条公交线路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率先推出“手机APP受理硬钱包”功能,并在深圳出租车和小微商户试点,商户使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即可“碰一碰”受理支付。截至2024年4月15日,深圳口岸附近银行网点、机场等共布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自助发卡机23台,已有累计近3万名外籍来华人员申领了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实现境内消费“一拍即付”。 久久为功 持续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总行总局优化支付服务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实做细各项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措施,推动支付不见“外”。 一是进一步夯实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协同发力更高效。会同各部门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落实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工作,针对性提升高铁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医院、文旅等重点场所支付服务。扩充常态化巡检队伍,增加巡检频次,加强对重点商圈、重点场景的暗访督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帮助外籍来深人员充分了解和使用各类支付服务。 二是进一步提升外卡受理环境,推动外卡受理更畅通。分两批打造100个“便利支付示范商圈”,加快外卡受理环境改造。持续推进商户培训、受理标识张贴等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商圈带动引领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改善外卡受理环境支持政策,提升商户受理外卡的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优化移动支付流程,推动扫码支付更友好。指导财付通落实落细“外卡内绑”业务免采集身份信息试点,不断拓宽“外卡内绑”移动支付业务应用场景,进一步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境内支付需求。做好对外籍来华人员扫码支付的引导,进一步丰富支付渠道。 四是进一步织密现金服务网络,推动“现金兜底”更扎实。指导银行做好现钞备付,保障零钱包充足供应。在机场、口岸、涉外酒店等重点区域进一步增设ATM机、自助兑换机。鼓励银行积极申请口岸等重点场所的网点结售汇业务资格,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可兑换的外币币种,提升外币现钞服务。全面推广“应急兜底支付网格员”机制,推动相关部门将受理现金、零钞备付纳入银行考核评估范围,加大对拒收现金行为的整治力度。 五是进一步扩展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终端,推动支付新选择更常用。围绕公共交通、零售、餐饮等关键领域,扩大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范围,重点加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场景的应用。开展面向外籍来深人员的数字人民币消费营销活动,引导外籍来深人员体验数字人民币支付便利。 六是进一步优化个人外汇服务,推动用汇体验更舒心。加强金融科技在个人外汇领域的应用,鼓励银行创新个人外汇业务服务方式。充分发挥银行自律机制作用,指导银行充实外汇专家团队,高质量提升个人外汇服务质效。 2024-06-07/shenzhen/2024/0607/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