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 00021891-5-2016-00013
-
- 分 类:
- 外汇检查与法律适用 各类社会公众
-
- 来 源:
- 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
-
- 发布日期:
- 2016-02-02
-
- 名 称:
- 外汇违规案例:RD贸易有限公司虚假转口贸易逃汇案
-
- 文 号:
一、 案情简介
RD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D公司)2012年7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等批发兼零售,以及自营或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服务。2013年3月,RD公司与境外D公司(注册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签订铁矿石销售合同,合同金额3061.44万美元。2013年3-5月间,RD公司收到转口贸易预付货款3061.44万美元,其将部分货款办理3个月定期存款,并以存单和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全额质押办理期限为90天的进口代付融资协议。协议到期后,RD公司办理转口贸易付汇2127.05万美元。RD公司办理付汇时共向银行出具了4份提单。检查人员发现,在该转口贸易中,RD公司采取即期收、远期付的结算方式,套利意图明显;进一步检查发现,4份提单虽为真实提单,但均为失效提单,即提单失效时间早于企业签订贸易融资合同时间和办理付汇时间。且RD公司并不真正拥有4份提单的货权,两份转口贸易合同也是虚假合同。RD公司采用虚假合同和无货权且已失效的提单向银行办理了虚假转口贸易付汇,属于“真单假贸易案件”。
二、 定性和处罚
RD公司在没有真实、合法交易基础情况下向境外公司付汇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应当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法规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2〕38号)附件1《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第三条“境内机构(以下简称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应当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背景,与货物进出口一致”的规定,属于逃汇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有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或者以欺骗手段将境内资本转移境外等逃汇行为的,由外汇管理机关责令限期调回外汇,处逃汇金额3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逃汇金额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当地外汇管理机构依法对RD公司作出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