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簡體中文繁體中文用戶登錄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 索  引  號:
    45574632-7-2022-0067
  • 分       類:
  • 來       源:
    《中國金融》2022年第6期
  • 發布日期:
    2022-04-07
  • 名       稱:
    為跨境投融資改革貢獻深圳力量
  • 文       號:
為跨境投融資改革貢獻深圳力量

作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交匯點,深圳具備市場、制度、人才、資本等方面的紮實基礎,也肩負著先行示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歷史使命。在此過程中,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深圳中支”)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總局指揮下,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決策部署,積極探索跨境投融資改革先行先試,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深圳金融力量。

先行先試,探索資本項目更高水平開放

在“雙區”建設背景下,深圳中支深入研究市場主體的政策訴求,持續深化跨境投融資改革創新,推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改革成果,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深圳方案”。

率先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理財投資。在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基金互認等互聯互通機制的基礎上,2021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發布,“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正式啟動。試點支援深港澳居民跨境購買對方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或理財產品,充分滿足深港澳居民個人自主投資、靈活配置資產的需求,進一步強化了深圳在內迴圈與外迴圈之間的紐帶作用。截至2021年末,深圳20家試點銀行開立“跨境理財通”業務南向和北向賬戶合計7453個,跨境收付金額合計1.88億元,雙方向投資產品交易額合計0.99億元。

首批試點更高水平跨國公司資金池。在前期成功試點跨國公司外匯資金池和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的基礎上,深圳中支對現有各類資金池政策進行整合升級,於2021年3月全國首批試點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實現了跨國公司集團內跨境本外幣資金一體化管理,進一步便利了集團內部資金的結匯、劃轉和使用,有助於企業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成本。截至2021年末,深圳5家首批試點企業共辦理資金池業務5665筆、金額171.92億美元,為企業節省財務成本約4000萬元人民幣。

擴大跨境資產轉讓試點規模和品種。2017年,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銀行不良資產跨境轉讓試點。在此基礎上,深圳中支逐步擴大跨境資產轉讓試點品種至福費廷、保理資產、流動資金貸款、融資租賃資產等。截至2021年末,深圳跨境資產轉讓試點銀行達17家,境外受讓主體分佈於16個國家和地區,試點累計轉讓金額1704.81億元,餘額達151.88億元,間接幫助實體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約0.5個百分點。

首發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2021年10月,深圳創新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渠道,在香港順利發行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這是我國地方政府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進一步豐富了深港合作模式,有利於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本次發行充分遵循國際市場規則,受到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的廣泛關注,共吸引來自8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共計89個賬戶下單認購,訂單規模達174億元,實現3.48倍超額認購。

精準施策,推動跨境投融資便利化

把握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深圳中支著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在跨境投融資領域放寬政策限制、簡化操作流程,推動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金融要素流通迴圈。

完成企業外債管理全鏈條的優化和創新。在登記環節,2020年2月起實施企業外債一次性登記試點,變“逐筆登記”為“只登記一次”,允許在登記金額內自行借入外債資金,便利企業自主選擇融資時機,大幅提升財務靈活性。截至2021年末,有40家深圳實體企業參與該試點,登記金額約44.5億美元,占同期轄內企業登記外債總金額的40%。2020年4月開展科創企業外債便利化試點,便利因淨資產不足、不滿足借外債條件的高科技企業,牽手境外低成本資金。截至2021年末,共15家企業辦理該試點業務。此外,在資金流出入環節放寬借用還幣種限制,在資金使用環節實施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將註銷環節下放銀行辦理。這套政策“組合拳”顯著提升了企業跨境融資全過程的便利度。

大幅便利跨境資金使用。推進資本項目外匯收入使用便利化,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和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變“事前審核”為“事後抽查”,企業無需事前、逐筆提交真實性證明材料,提交材料由“一大摞”簡化為一張紙,銀行審核業務時間也大大縮短,有效節約人力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截至2021年末,已有789家符合條件的企業辦理了該業務,涉及金額116.71億美元。

開闢優質企業跨境擔保綠色通道。依規選擇業務量大、經營穩健的優質實體企業,開通內保外貸“快易辦”。傳統模式下,企業辦理內保外貸業務需逐筆登記並提交至少5項材料,耗時6~8個工作日;新模式下,僅需提交業務簡表和申請書,線上提交實現“辦事零跑腿,兩日內辦結”。截至2021年末,實施“快易辦”的內保外貸業務擔保金額已達12.8億美元。

率先開展商業銀行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試點。2021年7月,深圳中支指導銀行在資本項下9個高頻業務場景中,將原須企業提交紙質材料、到銀行網點辦理的資本項目業務,轉變為提交電子材料和線上辦理。這項試點在大幅降低企業腳底成本的同時,也以數字化服務切實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截至2021年末,轄內銀行為160家企業辦理了8764筆資本項目數字化服務試點業務,金額合計15.93億美元。

引資引智,培育新業態激活新動能

實現國內大迴圈為主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深圳中支多措並舉,優先引導資金等要素投入新業態新模式,助力產業結構升級,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培育創投私募市場發展。早在2012年和2014年,深圳就先後啟動了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成功打通境內外私募創投資本雙向迴圈渠道。2021年,深圳中支會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先後對QFLP和QDIE試點政策進行了修訂和升級,簡化辦理流程,拓寬投資範圍,靈活資金使用。截至2021年末,深圳已設立QFLP管理企業172家,發起QFLP基金53家,基金規模75.5億美元,主要投向生物醫藥、高端製造、大消費、資訊技術、新材料等前沿領域,助力產業新一輪升級。設立QDIE管理企業69家,已備案額度19.9億美元,初步建立了深圳跨境私募股權投資的比較優勢。

支援跨境電商做大做強。為支援深圳打造“跨境電商之都”,深圳中支推動並指導轄內銀行開展“跨境電商直通車”業務,服務跨境電商出口使用人民幣便利化收款。截至2021年末,辦理收款業務1735億元人民幣,累計為跨境電商企業節約成本2.6億元,惠及中小企業3.7萬家。全國首創“銀行+外綜服企業”模式,拓展銀行跨境電商結算業務,支援外綜服企業代辦跨境電商出口收匯,探索解決新業態結算成本高、收款周期長等“痛點”。截至2021年末,開展收匯業務58.2億美元,服務中小電商企業超過9萬家。2021年初,深圳跨境電商遭遇“封店潮”,深圳中支主動對接跨境電商企業實需,快速為兩家大型跨境電商辦理境外放款登記,金額合計3.3億元人民幣,幫助企業解決境外短期流動資金問題。

助力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2019年,深圳中支推動設立深圳博約基金,這是大灣區首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該基金於2020年2月獲准在香港設立子基金,投資總規模105億元人民幣。基金採用境內外聯動、投資貸款聯動等創新模式,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人民幣國際化創新,支援大灣區跨境金融發展。2022年初,博約基金領投某AI科創公司,首筆交割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領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聯合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落地深圳氣候投融資改革試點,共同為氣候項目庫賦能,推動入庫項目跨境融資便利化,緩解氣候項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首批試點業務於2021年11月落地,兩個光伏發電項目獲得境外長期低息融資,兩個項目實施後年二氧化碳減排量預計為45萬噸。

強化支撐,夯實跨境金融基礎設施

促進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金融支援“雙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深圳中支不斷完善支付、清算、結算等跨境金融基礎設施,提升監管能力,築牢跨境投融資體系平穩運轉的根基。

率先開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2021年7月,深圳啟動全國首批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安全的銀行結算賬戶服務。截至2021年末,深圳三家銀行共計57個網點參與試點,深圳轄內開立單位賬戶8464戶,累計人民幣資金收付812.5億元、外幣資金收付43.9億美元,節省財務管理成本約1489萬元。

便利香港居民開立內地個人銀行賬戶。2019年3月以來,開展香港代理見證開戶試點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香港居民在香港銀行網點代理見證開立內地Ⅱ、Ⅲ類個人銀行賬戶。該業務一經推出,就得到香港各界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截至2021年末,深圳試點銀行共開立16.21萬戶,開展交易786.96萬筆,總金額53.94億元,佔大灣區跨境代理見證業務總金額9成以上。

提升外匯市場的廣度和深度。2019年以來,先後指導轄內兩家頭部證券公司獲得結售匯資格、兩家財務公司獲批人民幣與外匯衍生品業務資格,並順利完成業務備案。該舉措有助於非銀行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金融產品,進一步提升深圳外匯市場深度、廣度及活躍度,促進外匯市場健康發展。截至2021年末,兩家證券公司在結售匯資格項下完成自營交易14.4萬筆,涉及名義本金6740億美元。兩家財務公司每年可節約財務費用約1000萬元人民幣。

紮實提升監管效能。做實做細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框架,牢固樹立“嚴監管”導向。注重應用科技手段,提升風險識別及時性和精準性,有力提高非現場監管能力。紮實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應用,建立銀行、企業和監管部門間業務資訊交互機制。加強與公安、稅務、海關等部門間協助機制建設,推進資訊資源共用,協調監管措施,提升聯合監管效能。打鐵還需自身硬,深入開展外匯和跨境業務內控建設專項行動,全面深入排查整改,梳理健全業務制度和操作流程,塑造“制度敬畏、制度剛性”的內控文化,為跨境投融資改革發展築牢組織基礎。

譜寫跨境投融資改革新篇章

下一步,深圳中支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聚焦實現經濟迴圈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把握好時度效,紮實推進深圳跨境投融資改革發展,為深圳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金融支援。

跨境金融改革創新不停步。按照“雙區”建設相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前海自貿區試驗田作用和河套合作區創新合作優勢,及時研究推進市場需求大、邊際效果好、風險可控的創新措施,持續在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先行先試,打造大灣區創新發展新引擎。

持續提升跨境投融資高水平便利。深化“放管服”改革,抓住跨境股權投資、境外證券投資、企業境外融資、個人用匯等重點領域,緊盯登記備案、開關賬戶、結售匯、收付款等關鍵環節,充分運用移動互聯、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完善相關配套制度設計,不斷增強外向型實體經濟的獲得感,著力提升跨境投融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效能。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改革開放和風險防範雙輪驅動,切實把握好“促改革”和“防風險”的關係。在政策設計上,落實底線思維,嚴格遵循“可留痕、可追溯、可調節”的原則。在政策實施導向上,以風險為考量,引導市場形成“越誠信、越便利”“銀行越合規、審核越自主”的良性迴圈。壓實改革試點參與者特別是銀行的主體責任,做到創新和風險防範的“激勵相容”。

分享到:
【列印】 【關閉】

法律聲明 | 聯繫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主辦 著作權所有 授權轉載 最佳解析度:1280*768

網站標識碼bm74320001 京ICP備06017241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61